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 第123章 攻克晋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576年十二月初九,高纬一行败退到了晋阳,惶惶如丧家之犬。

1.落荒而逃

“众位······众位爱卿,国家遭遇,遭遇如此危难,应当,应当如何?”高纬又开始结巴了,自顾自低着头说。

“陛下,应该减少赋税和徭役,如此安慰民心;收拢残存的士兵,依靠晋阳坚城,背城一战,安定社稷!”高延宗挺着大肚子,说得干脆利落。此言一出,得到了高孝珩、唐邕等众臣的一致认可。

一听说高延宗要死守晋阳,安定社稷,高纬脸就沉下来了,穆提婆看破了高纬的心思,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陛下,晋阳不是安全的地方,周人很快就会打过来,我们赶紧走吧,就让安德王去和宇文邕死扛。”

高纬认为穆提婆说得有道理,便对高延宗、高孝珩兄弟说:“既然二位兄长如此忠君爱国,就劳烦你们守晋阳了,朕打算前往北朔州;如果晋阳失守,朕就投奔突厥。”

“陛下,万万不可呀,您万金之躯,怎么能投靠北方蛮夷?”唐邕急切地说。

“陛下,您是主心骨,有您在军心才在,晋阳才能守得住。”高孝珩道。

“是呀,陛下,您身为一国之主,这样说话,会寒了大家的心的。”高延宗补充道。

高纬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听这几个人的意思要逼自己留在晋阳,他感觉到更不耐烦了,加上冯小怜在旁边也撺掇着北走,就果断拒绝了几人的提议。高纬执意要带头逃跑,那手下人还为谁守社稷?皇帝都不在意,我们这些小喽啰着急什么呢?

贺拔伏恩、乞伏贵和、封辅相等,在朝堂上彼此相互一看,会心一笑,他们都拿定了主意,朝会一散,这三十几个或近侍或勋贵,一股脑投奔了北周,宇文邕特别高兴,得到了北齐宝贵的军事情报,给贺拔伏恩等人加官进爵。贺拔伏恩走之前,曾经劝莫多娄敬显一起投降周国,莫多娄敬显却犹豫了:“你且先去,我看齐国还未必就会灭亡,你在周,我在齐,咱们互相通融消息,一定大有作为。”

“呵呵,好,不愧是你呀!就此别过。”贺拔伏恩拂袖而去。

现在的北齐是这样的:晋阳城由高孝珩、高延宗兄弟募兵把守;高阿那肱收揽了平阳战败的士兵一万人,在高壁城(晋中市灵石县东南)镇守;其余散兵退守洛女寨(高壁附近);斛律孝卿被任命统领骑兵,在高纬身边保护。

高阿那肱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实力,不用贺拔伏恩说,北周军已经见识过了。宇文邕亲自领军进攻高壁,宇文宪带兵攻打洛女寨,还没有打,高阿那肱就开始狂奔,引得军心骚乱,于是,高壁、洛女寨纷纷陷落。看高阿那肱如此配合自己,宇文邕将计就计,派杨坚去齐军阵营里散播高阿那肱投降的假消息。

败退回来的士卒回来报告高纬,说是高阿那肱临阵倒戈了,高纬不信,让斛律孝卿去核查,斛律孝卿虽然也看不上高阿那肱,但他有大局观,把那些诬告高阿那肱投降和谋反的人都杀了,即便如此,高纬宁愿相信高阿那肱叛逃了,因为恐惧已让他失去了理智。

十一日,高纬再次召见高孝珩兄弟,再次说了去北朔州(山西朔州市)的事情,并且即刻把胡太后、太子送往北朔州,不论高孝珩二人怎么劝,高纬依然不听。

既然,你自己的江山都不要了,那敌人还会客气么?第二天,宇文邕和宇文宪的大军在介休县会师,声势浩大,十几万人气壮山河,守城的开府仪同三司韩建业二话不说开门投降,继续在北周吃香喝辣。

当天晚上,在穆提婆、韩凤、冯小怜、陆令萱的催促下,高纬准备逃跑,却被高延宗拉住了。

“安德王,你干什么,怎么能拉陛下的手?”刘桃枝呵斥道。高延宗被这个家奴这样骂,顿时是火冒三丈,正要发作,却被打断。这时候,高阿那肱带着残兵回来了,高纬感叹地说:“朕就知道,阿那肱不会辜负朕!”高纬的心又安顿了一些。

十三日,周军来到晋阳城下。

“不好啦,陛下,敌军杀来了,咱们再不走就真来不及了。”穆提婆鬼哭狼嚎一般。

“朕,朕意已决,安德王,朕令你为相国、并州刺史,全权负责山西的军事行动!”

“陛下,您不能走呀!”高延宗又哭了。

“并州,兄长自己取走,朕现在就要走!”高纬不结巴了。

“陛下应该替国家着想不要走。臣愿意为陛下拼死作战,一定能把他们打败······”

穆提婆不耐烦了,瞪着高延宗:“天子大计已定,安德王为何还要阻拦?难道有异心?”

“啊?”这一帽子扣下来,高延宗再也不敢说话,就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把唐邕、傅世宽、莫多娄敬显、段畅、刘桃枝等人留下来帮助自己守城。唐邕乐得留下来,因为他一直和高阿那肱、斛律孝卿二人不和,不想受他们的鸟气;其余人也没意见,向来欣赏高延宗,也愿意留守晋阳,除了刘桃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