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最前面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忍不住一阵惊讶。
褚遂良这是咋了?
好好的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这头要多硬才敢提这件事!
前面一个郑实。
现在又一个褚遂良。
大唐的御史,已经这么不怕死了吗?
今天一大早,他们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说郑实找到了。
是被陛下惩罚,在太极宫书房里面饿了好几天。
差点死掉。
说到底,还不知道因为郑实顶撞陛下?
陛下这么做,那就是杀鸡儆猴哇。
没有让人郑实,那已经死陛下格外开恩了。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褚遂良。
这一届的御史,不得了哇!!
就在一帮人惊讶的时候,褚遂良旁边的韦挺也磨磨蹭蹭的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
嘶!!!
这下,整个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又一个御史冒了出来。
这……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互相看了一眼。
然后轻轻的摇摇头。
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今天这是咋了?
此时的韦挺,心里紧张的一批。
连头都不敢抬。
他甚至都清楚的听到李朝堂其他人的呼吸。
褚遂良和韦挺两个人,此时都在等着李二说话。
心里一阵没底。
陛下啊,我们为了表示忠心,可是连皇子都给得罪了啊。
现在我们该说的也说了,您就抓紧表态吧!
李二满意的看着两个人。
然后缓缓的说道:“可!”
百官:???
最前面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阵震惊。
陛下刚才说什么?
可?
这就同意了?
我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好吗?
长孙无忌感觉自己的脑子,现在都有点儿不够用。
身为百官之首,长孙无忌都准备为褚遂良和韦挺求情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御史也都是文官。
既然是文官,他长孙无忌就不能不管。
否则的话,损失的还是他长孙无忌的名头。
所以虽然不情愿,长孙无忌却不能不这么做。
可是没想到他连求情的话还没有想好呢,陛下居然就……
同、意、了?
这……
我是不是听错了?
长孙无忌悄悄的拉了一下房玄龄的衣服。
“陛下和你提过这个吗?”
房玄龄摇摇头。
一阵咧嘴。
陛下如果和他提过,他房玄龄也不至于如此惊讶了。
李二没有管下面官员的反应,缓缓的对下面的人说道:“大唐立国之始,此事就颇多议论。
百官对此多有反对。
现在朕登大宝,为江山社稷,自然要虚心纳谏。”
听到李二这么说,下面的大臣都是一阵懵逼。
好家伙。
真的是好家伙。
这件事,陛下你居然如此轻易的同意了。
你早说啊。
如果知道陛下你是这个态度,那我们早就上书了。
现在显得我们……
都是一帮罪臣一样。
长孙无忌看了看身后的褚遂良和韦挺。
刚才他还觉得,这两个人头铁呢。
现在看来,这分明就是事前陛下的安排啊。
李二旁边的李承乾,听到自己的父皇如此说,赶紧话就跟上。
“父皇,儿臣以为,两位御史所言极是。
不过,我李氏子孙,还是要好好照顾的。
否则的话,如何为天下榜样?”
李二点点头。
“太子说的对。
李氏子孙,出身皇家。
好好照顾是应该的。
为了让李氏子孙更好的读书,让他们成才,朕决定,在李氏子孙三岁之后,有名师开蒙。
五岁之后,全部在长安教导。
待到十八岁后,再去封地。
其中所需,一应事物,皆有朝廷供应。”
“父皇圣明!!”
李承乾立刻就附议。
下面的百官,都被这突然的场面给弄的反应不过来。
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
这也太快了啊。
我们都还什么意见没有说呢。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咂摸了一下嘴儿。
最先反应了过来。
陛下这是提前都安排好了啊。
今天之所以这样,不过就是通过这种行事,来通知他们而已。
合着这折腾了半天,他们什么意见都没提!
虽然说分封制度里面的缺陷被李二给补上了,但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心里,有点儿不高兴。
毕竟这件事他们没有参与。
这可是大事。
能名留青史的!
这样的好事,居然没有他们的份儿!
不过,户部尚书裴寂,和长孙无忌他们的心情,那完全不一样。
刚才李二可是说了,一应事物,皆有朝廷供应。
也就是说,户部又要出钱了!
这让裴寂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又是我们户部啊?
裴寂心里一阵呐喊。
裴寂知道,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那必须现在就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