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类型 > 随想起笔 > 理性和感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理性和感性。是我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思维模式,行事作风的词语。

理性注重现实事实。

感性注重感受感觉。

理性和感性没有谁好谁坏之说。

只是优势在不同的地方,缺点也非常突出。如同两把双刃剑。

就幸福感而言。

理性思维对待人事物对世界的利益处较大。对自己的利益处极小。

感性思维对于世界来说利益处较小,但对于自己的利益处极大。

正如不知道谁说的:“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地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可能有人会认为感性用事肯定比理性用事更吃亏。因为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感情在职场或者在物质上往往总是理性的人更容易获得好处,保持胜利或者在关系中立于高位之地。

理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感性带来的好处却难以察觉。

我是一个女性,但同时较为习惯用理性思维看待问题。

就个人感受而言,遇到事情不用想着处理解决,不用忙着分析全局,判断事物走向。事情发展怎样只需要让自己开心就好这是真的很幸福。

而由于一些成长经历,我又被迫习惯的用理性思维看待问题,处理解决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屏蔽掉所有的感觉感受。快速的分析判断出最有利的那条路。期间耗费的心神,头脑风暴是很累的,而最后无论这个事情走向结局如何,自己的感受如何。事物发展永远比自己的感受重要,这很痛苦的。

还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你是那个胜利者。胜利者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痛苦,这是不被理解的。难以言述,难以表达,难以被感受,被理解。

如同一个懂事的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顾全大局才是最重要的。

懂事的孩子当然委屈。

感性的话相对轻松,可感性也有自己的痛苦苦恼。

在我能够使用感性思维的情况下,往往是我被照顾,局面不用我来操心的情况。举个例子,如同全家出门旅游。我是全家中的孩子。我只需要在乎自己在旅途中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玩好。觉得不舒服了可以跟妈妈讲,饿了可以让爸爸帮我买吃的。

理性思维的话,往往是爸爸妈妈在旅途中的视角。出行规划,金钱预算。孩子不舒服了,妈妈解决。孩子饿了,爸爸进行金钱预算的规划。

感性的苦恼是。它大多数时候只能解决情绪,或者共情,它解决不了问题。它只能为理性思维的人也就是负责解决问题的人去缓解一部分的焦虑情绪。

如同,孩子与父母。

孩子是感性思维,父母是理性思维。

孩子饿了这是个问题。

这个食物无疑对孩子来说是有利的。孩子用感性思维感觉感受推断出自己更需要这份食物。感性对世界(父母)利益更小,但对自我利益更大。

以此类推理性,孩子,用理性思维推断出家里预算不够,委屈自己去买了一份较为差的食物。理性思维对自己益处更少,对世界(父母)益处更大。

而在此之下所引导理性感性的人作出选择的却并不是感性理性思维,

而是良知。

如在此次家庭旅行中。

感性思维的孩子觉得自己饿了。

提出了要求食物的问题。

他在感受到父母的为难后,所做出的选择。要更贵的利于自己,还是要了差一点的去缓解父母的焦虑情绪。

理性思维孩子觉得自己饿了。他在分析出局势之后,明知道父母预算不太够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要贵的食物,因为他觉得更有利于自己。还是用理性思维分析出局势后,选择不让父母为难。

理性也好,感性也罢。只是一种思维模式。在此之下能引导他们做出事情的是良知。有人把理性用来更利于自己,有人把理性用来更利于他人。有人将感性更利于自己,有人将感性更利于他人。

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这句话我觉得可以用来形容理性一些无法言说的痛苦。

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我觉得也可以体现出一些感性在世界上不易被察觉的好处。

众所周知,男性惯用理性思维,女性惯用感性思维。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大家的工作生活或者感情上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利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