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自己的新主公张绣跟他们立场不同,否则沮授也只能把这段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了。
诸葛亮见沮授没有说话,也猜到了他的心思,不禁叹了口气道,“且先看此事如何了结吧。”
在先后收到了张绣和赵云传来的消息以后,诸葛亮便已经开始谋划起来。
既然邺城已经保不住了,那留在这里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所以得提前准备好退路。
只是如今曹操兵临城下,想要离开并不容易。
松月这一档子事情便是一个契机。
尽管这段时间曹军的攻势依旧跟往常一样,但诸葛亮却敏锐地感觉到了曹操可能没憋啥好屁。
果不其然,还不到三更天,审配就动了起来。
在城头的他不知为何突然急唤精兵,诸葛亮命人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要运送石击突闸门。
诸葛亮和沮授见状,对望一眼,立刻向突门阁上走去。
很快,两人就注意到了城外灯火稀疏,跟往常不大相同。
沮授立刻说道,“那松月必定引曹兵从地道而入。”
诸葛亮点头附和,“此计已被审正南识破,故才率军而去。”
审配亲自率军而去,结果自然没有悬念。
等他将门一闭,松月和那三百个普通程度的壮汉甚至连一刀一枪都没有递出来,就直直接被闷死于土内。
审配许出的愿望才短短几天便实现了,他果然没有放过松月。
曹操在折了这一场以后,也就彻底死了靠地道破城的心思。
好在正如他之前所料,此战的损失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不过正是这场小败也让曹操再一次看到审配坚守城池的决心和能力。
他知道邺城迟早能够攻下,可是这段时间继续耗在这里也意义不大,索性听从荀攸之言,直接退军于洹水之上,等待袁尚回兵。
“机会来了!”
得到了曹军退兵的消息,诸葛亮再一次召集众人议事。
“吾来时见城中各处堆草,不知出了何事?”
张合一来便先说起了这件事情。
甘宁和太史慈闻言也称看到了相同的景象。
诸葛亮闻言想了想,也不明白审配是想做什么。
不过没关系,待会去问问他就好。
如今袁尚不在,只要不是特别机密的事情,他都会告诉自己。
随即他便说起今天会议的主题:
“主公让我等撤离河北,已命子龙率文远、仲达、公台等人前来,如今恰逢曹军退兵,亮以为是时候了。”
沮授、张合闻言倒是反应不大。
吕玲绮身为客将,更是没有任何意见。
甘宁和太史慈一听此言,皆是眼前一亮。
他们早就耐不住性子,想要冲出城去跟曹军大干一场了。
如果不是诸葛亮拦着,给甘宁一千人马,他就敢再闯一次曹营。
诸葛亮将两人的表情收在眼中,微微一笑说道:
“我欲令兴霸先行出城,佯劫曹营。
曹操得知兴霸再来劫营,势必来追。
彼时子义与儁乂趁其不备,便护送吕家小娘一同出城,南下与子龙会合,如何?”
“喏!”
甘宁一听又让自己劫营,自是大喜过望,大声答应下来。
虽然是假劫营,可如果不斩几个将领怎么算是逼真呢?
太史慈亦是点头应下,他如今已经知道诸葛亮打算把吕玲绮交给张绣,所以这个任务同样十分重要。
吕玲绮张了张嘴,原本想说自己不需要护送。
但转念一想自己最好是能不露面就不露面,也就没有吭声。
唯有张合皱起眉头道,“军师不与我等一同离开?”
诸葛亮摇头:“我若也走,只怕城中军心散乱,便是能守住的都守不住了!”
张合闻言表示不解:“守不住便守不住,哪有我等离开,将军师留在城中的道理?”
原本已经接下命令的甘宁和太史慈一听也不干了。
张绣的命令说得很清楚,要以保护自己为第一要义。
既然如此,怎么能把诸葛亮一个人留在城中呢?
“汝等不必担心,吾自有脱身之策。”
诸葛亮说的笃定,可是当众人问起时,他却是故做深沉,一番天机不可泄漏的模样。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如今的诸葛亮已经越来越接近那个算无遗策、多智近妖的形象了。
不过他到底是早早就被张绣挖了出来,所以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孔明多出了几分自信几分张扬,以及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从容气度。
一旦诸葛亮下定决心,几人就没有办法了。
就连赵云都得听他的,他们几个还能怎么办?
只是答应归答应,心里难免还是在打鼓。
就在诸葛亮要安排具体事宜的时候,审配忽然派人来请,还说是让沮授、甘宁、张合等人也一同前去。
众人闻言不禁一怔。
自从袁尚离开以后,在审配主持下的冀州军跟张绣军的关系就又回到了当初袁绍还在时那样,说是蜜月期也不为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