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看到这一幕的审配哈哈大笑起来,待笑过以后便大声说道:
“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
跟着便又转向辛毗道:“不似汝辈谗谄阿谀之贼!莫要犹豫,可速斩我!”
面对审配的坚决和辛毗的嚎哭,曹操纵然觉得无奈,但最终还是下令将审配斩杀。
审配早就料到了自己的结局,这个时候自然是慨然赴死。
不过在被斩首之前,他简单判断了一下方位,便转向对刽(guì)子手说道:“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刽子手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敬佩于他的气节,便满足了他这最后一个要求,答应在行刑的时候改为让他向北而跪。
辛毗就在一旁咬牙切齿地看着这一幕,纵然曹操终于同意杀了审配,但他犹觉不够解恨。
毕竟审配只是死了一个人,可他却是死了全家。
但让审配的全家抵命这种事情却也做不出来。
别的不说,审配的侄子审荣一家就动不得。
终究还是便宜了此贼!
辛毗恨恨说道。
待到午时三刻,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刻,刽子手准备就绪,便让审配和其他要斩首的人跪在地上,随即齐齐举起了手中的鬼头大刀。
辛毗对于其他人视而不见,只是紧紧盯住了要斩杀审配的那个壮汉。
因为答应了要让审配面朝北而死,所以调整姿势的时候难免多花了一些时间。
恰恰就是这些时间,让审配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刽子手刚刚举起鬼头刀,还没有来得及劈下,变故陡生!
只听“咻”的破空声响起,一支箭矢自远方而来,直接将刽子手高高举起的鬼头刀射落。
正所谓: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这一箭之后,便有数千骑朝邺城疾驰而来。
为首的将领白马银枪,面容刚毅,正是常山赵子龙。
他身旁的是一员手持长弓的老将,那射落了刽子手武器的一箭便是他的杰作。
正是张绣麾下弓刀双绝的老将黄忠。
赵云、黄忠领衔,张辽、高顺紧随其后。
一行人快马加鞭,但终究还是没能在邺城被攻破之前赶到。
好在诸葛亮行事素来谨慎,赵云也不折不扣执行了诸葛亮的命令,总算在审配被斩首之前及时赶到。
也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
黄忠远远瞧见审配要被砍了脑袋,生怕来不及,索性弯弓放箭,直接阻止刽子手行刑。
下一刻,一行人便已经冲到跟前。
原本准备杀人的一排刽子手们一看来了正规军,二话不说扭头就跑。
“不许逃,先杀了他!”
辛毗一看就急了,高叫着让刽子手先把这些跪在地上的人给杀了。
刽子手们哪里会听他的?
虽然脑袋砍了不少,但那都是被五花大绑,失去了反抗能力的人。
现在朝他们冲过来的可都是会反抗的!
不但会反抗,还会杀人!
所以哪怕辛毗喊声再大,他们也是丝毫不做停留。
有的刽子手甚至连手中的鬼头刀都给丢掉了。
辛毗眼看这种情况,一咬牙便冲向了审配,顺手还在地上捡起了一把鬼头刀。
他要亲手杀了审配!
“刀下留人!”
他的动作自然被在马上的黄忠看到,出于道义,他先开口提醒了一句。
可惜的是此刻的辛毗一门心思想着杀了审配为全家人报仇,对于黄忠的提醒自然是充耳不闻。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双方原本就是敌人,立场相对。
黄忠见辛毗像是个头目,原本还想留个活口,可如今他想要杀审配,自然是不能再留他。
手中大刀猛的一挥。
辛毗只觉身体一轻,原本前冲的步伐不由自主停下。
最终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跟自己还有数尺之遥的仇人,无奈地闭上双眼,仰天倒下。
审配也被这一幕给惊到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毕竟连“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这种话都说了出来。
可他万万没想到,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居然还会有人来救?
难道是幽州和并州的援兵到了?
毕竟此刻还能赶到这里的就只有他们了。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
“赵云、黄忠奉军师之命特来相救正南先生,先生无恙否!”
孔明,竟然是他!
被解除了枷锁以后的审配听到赵云的话,顿时就愣住了。
赵云的名气他自然是知道的,当年汝南一战,力斩曹军数十名将领,战绩彪炳,可称是张绣之下第一人。
倒是这黄忠看着虽然老迈,但刚刚那一手箭术已经称得上是天下少有了,便是与太史慈相比都不逞多让。
张绣麾下当真是人才济济,便是一老将亦有万夫不当之勇。
审配一边感慨一边说道:“多谢二位将军救命之恩,不知孔明现在何处?”
“军师与兴霸、子义、儁乂绕道去了北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