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 第477章 孔明……不过如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7章 孔明……不过如此!

仲长统闻言连连摇头,对于高干不禁愈发失望。

不过他对于诸葛亮此人倒也颇感兴趣,既然高干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不妨便见上一面。

很快,诸葛亮便在赵云和沮授的陪同下见到了高干和仲长统。

“高使君,别来无恙!”

“孔明先生、赵将军、公与,多日不见,各位风采依旧!”

这三人当中高干跟沮授最熟,毕竟两人是多年的老同事。

至于和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则是因为这五年协力抗曹的经历。

唯有赵云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多日不见。

毕竟两人上次相见已经是五年之前的事情了。

高干又向三人介绍了仲长统,随即双方礼毕,分宾主落座。

在简单的寒暄过后,高干便问起了诸葛亮的来意,“不知诸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诸葛亮微微一笑,开口道:“高使君不妨猜上一猜?”

高干闻言不禁一怔,显然是没想到诸葛亮居然会这么说。

不过眼见此时气氛和谐,他下意识朝身旁的仲长统望去。

在看到后者朝他点了点头后便开口道:“可是为借道前往幽州而来?”

诸葛亮将高干的动作看在眼里,顿时心中了然。

结合沮授先前提供的有关仲长统的资料,他立刻就知道仲长统看出了他们的来意,并且十有八九已经劝说过高干了。

这倒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不过高干既然愿意接待自己,就说明他的内心其实并不认同仲长统的看法。

再加上沮授对高干的介绍和自己这五年来的观察,诸葛亮对于高干的性格特征已经颇为了解,所以他觉得自己之前的计划依旧可以执行。

此刻听到高干问起,诸葛亮便毫不犹豫地承认下来:

“高使君所言甚是,不过此仅为其一。”

“哦?”

听到诸葛亮的话,高干跟仲长统对望一眼,“那不知其二是……”

诸葛亮前一刻还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模样,跟高干讲话时也是手执羽扇,彬彬有礼。

但当他听到高干这句话的时候,却是勃然变色,拍案而起,叱道:

“其二便是要问你,为何要行那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

随着诸葛亮这句话,赵云立刻配合的上前一步,以手按剑,虎视眈眈望着高干。

就仿佛高干下一句话说的不对,就要悍然拔剑,砍下他的人头。

如今的赵云可不是初出茅庐的那个少年了。

自从被张绣拐回来以后,他跟随张绣南征北战,虽然年纪不大,却早已经是一名沙场老将。

汝南一战,以一己之力斩杀敌将数十名,常山赵子龙更是名扬天下。

所以此刻高干看到赵云一副要剁了自己的模样,顿时就被吓尿了。

“赵、赵将军莫要冲动!”

看到赵云不为所动,他连忙后退两步,转向诸葛亮问道,“孔明先生,此话……此话从何说起啊!”

倒也不是说高干胆量小。

他同样也是沙场老将。

战绩虽然不像赵云这般惊艳,但也有过斩将的经历,数年来亲手杀死的敌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可惜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高干跟赵云相比,差距着实有些大。

或者说这个时代能够跟赵云相提并论的本就没有几个人。

面对赵云突然爆发出的强烈气势,他自然是难以承受。

更不必说诸葛亮前一刻还和和气气,赵云在一旁也是毫无存在感,但下一刻两人突然变脸,赵云那凛冽的杀气根本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了。

还有这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大帽子更是让他难以理解。

三重因素叠加,终究让他刚一照面便被全面打压了。

此时便听诸葛亮语气冰冷地说道:

“你身为汉臣,祖上世食汉禄,如今却舍身投贼,是为不忠;

你与袁熙、袁尚本为表亲,眼见他二人身陷险境却见死不救,是为不义;

你为并州刺史,不能守护治下一方百姓,是为不仁;

你为袁本初之甥,曹操为你杀舅仇人,你不思为之报仇,反认贼作父,是为不孝!

吾说你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可有错否!”

一番话说下来,高干顿时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此刻他的额头冷汗淋淋,竟是觉得诸葛亮这一番话比起方才赵云爆发的杀气更加可怕。

如果说赵云是要杀人,诸葛亮这就是要诛心啊!

诸葛亮说完这番话,见高干不答,便知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

于是话锋一转,又说道,“常言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趁如今尚未铸成大错,汝尚可补救。”

“还请先生教我!”

此时的高干已经被诸葛亮犀利的语言和赵云逼人的气势折服,连忙向他讨教起来,连一旁仲长统的眼色都顾不上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高使君当如此如此……”

一番话说下来,直把高干听的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此时一旁的仲长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打断:“且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