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汉室幽而复明的不仅仅是姜维,张绣同样也可以。
当听到张绣说出了三分天下之策以后,吴匡顿时对提出了这个构想的庞统惊为天人。
他是识货的,自然知道能够在如今这个时间点就提出这番擘画意味着什么。
更不必说庞统给出三分天下之策的时间还要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前。
这得需要多么超前的战略眼光啊!
他忍不住开口赞道:
“吾本以为宣威侯麾下的贾文和、诸葛孔明已是惊天纬地之才,不曾想这庞士元竟不在这二人之下!”
张绣闻言笑了笑,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敢,能够同时收获卧龙凤雏,绣亦是三生有幸啊!”
“卧龙凤雏?何解?”
看着吴匡迷惑的目光,张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不小心就剧透了。
由于自己早早就把诸葛亮和庞统给收了,所以卧龙和凤雏的名号并未在世间流传。
不过没关系,世间没有卧龙凤雏,那咱们就自己造一对出来!
“卧龙既是诸葛孔明,因其年纪轻轻却好打瞌睡,睡醒后又尝言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故名卧龙。
凤雏则是庞士元,因其志向高远,假以时日,定会高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故吾称其为凤雏。”
听完了张绣的解释,吴匡愣了片刻,这才由衷地赞道:
“既是如此,匡便恭喜宣威侯同时收获卧龙凤雏了!”
张绣:(ー`′ー)
我怀疑你在内涵我,但是我没有证据。
有那么一瞬间,张绣觉得吴匡是在嘲讽他。
不过看着吴匡真诚的眼神,张绣就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卧龙和凤雏还没有成为明褒实贬的代名词。
所以他是发自真心的为自己高兴。
都怪那该死的王多鱼!
害得自己干什么都要多想一层。
收回已经飘远的思绪,张绣又对吴匡说道,“至于国家身旁无人之事,将军亦无需担心。
绣以为孔文举赤胆忠心,可留在国家身旁。”
吴匡:|(*′口`)
“孔北海……”
听到张绣推荐孔融,吴匡嘴角不由抽了抽。
想当初他还跟孔融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虽然后来误会解除,但那件事情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然,孔融的忠心是自然不用怀疑,但这个人的能力嘛……
算了,不说也罢,否则就是要得罪人了。
张绣将吴匡的微表情看在眼里,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又开口说道:
“将军可知,绣此来许都,荀文若之弟荀友若亦与吾同行——其与父辈兄弟并称颍川荀氏八龙三若。”
“此事匡自是知道。”
吴匡闻言不禁笑出声来。
他似笑非笑地望着张绣说道:“匡听闻荀友若逢人便问‘汝可知宣威侯否?’
便是他的一些旧友,如今都怕了他,凡见面必要躲着走。”
听吴匡说起这件事情,纵然张绣脸皮不薄,也是有些尴尬。
荀谌想要帮自己挖人的心态他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你也不至于逢人就问认识自己吧?
这种既视感实在太过强烈,以至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少年,你听过安利吗”一样了。
“抛开这件事情不谈,友若之才将军应是知道的。”
事已至此,张绣也只能使用“抛开不谈”这种经典话术来应对了。
好在吴匡并不擅长拳法,所以并没有听出张绣话里的毛病,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那是自然。”
他随即反应过来,惊讶地望向张绣问道:“难道……”
张绣笑着点了点头,“友若这次就不走了。”
吴匡闻言顿时心中大定。
虽然刚才他也开了荀谌的玩笑,但对方的才能他是真心认可的。
八龙三若绝不是浪得虚名。
苟彧和荀攸在曹操那边的地位有目共睹,荀谌既然能跟荀彧并称,便绝非浪得虚名之徒。
想当年荀谌就有协助袁绍兵不血刃从韩馥手中拿下冀州的辉煌战绩。
况且吴匡不久之前就跟荀谌打过交道,对他犀利的言辞印象颇为深刻。
可以说,如果不是荀谌新降张绣,份量不够,仅仅凭借着他的一番话,吴匡都要被他说服答应张绣前往蜀地,而不是非要等张绣本人出马了。
所以有荀谌留在刘协身旁,就算没有孔融也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这样说有些对不起孔融,但事实就是如此。
吴匡一边腹诽,一边在心中暗暗为孔融道歉。
“此事……容老夫再考虑考虑如何?”
张绣自然是笑着应下。
尽管对方没有立刻答应,然而张绣心里明白,拐带吴匡跟随自己一起入蜀的事情已经是三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了。
至于荀谌,只能暂时委屈他了。
是的,让荀谌留在许都的事情也是张绣临时起意,荀谌本人并不知道。
不过既然让带吴匡入蜀这个主意是他想出来的,那么想必他也应该十分乐意促成此事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