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以张昭为首的几名大臣曾建议孙策选择他的三弟孙翊作为其继承人。
因为相比孙权,孙翊才是跟孙策更像的那个,快意恩仇、能征擅战、雷厉风行。
然而孙策却拒绝了。
他的理由同样很简单。
因为他认为,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孙权不如自己。
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自己却不如孙权这个弟弟。
自己一死,江东局势动荡,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稳重大局的守成之主。
孙翊虽然跟自己相像,但一个弱化版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适合作为继承人。
所以他最终选定的继承人还是孙权。
当然,因为张绣的提前预警和太史慈及时赶到,孙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英年早逝。
此事当然是就此做罢。
不过随着这些年来江东政权的日益稳固,孙权也渐渐开始产生了一些小心思。
虽说还不至于希望自己的大哥去死,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也难免会怀念起当初。
假如孙策真的把江东交给自己的话,如今跟曹操应该会相安无事吧?
特别是得知了张昭曾主动向孙策提出可以让三弟孙翊来做继承人这件事情以后,他的心里更是有些不舒服。
我父亲和大哥打下来的江山,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臣子来指手画脚了?
孙权虽然年龄不大,但心思却颇为深沉。
至少比他的大哥和三弟都要强得多。
他将自己的想法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让任何人看出来。
但那是对内。
对外的话,孙权就没有必要这么保守了。
就比如对张绣,他的意见就很大,如果不是他的话……
算了,这件事情不能再往下细想了。
总之他看张绣不爽就对了。
但不爽归不爽,孙权心里却十分清楚,以现在江东的实力是没有办法跟得到了荆州的张绣抗衡的。
更何况江东的话事人还不是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把气撒在刘备头上。
张绣也不知道孙十万,啊呸,是孙权心里有这么多的弯弯绕,在把双方分开以后,他便缓缓开口道:
“陛下既然没有时间,那我们不妨先谈一谈好了。”
“此事未免不妥。”
周瑜开口拒绝,“我等奉皇命进京,尚不知陛下有何安排,就与张将军先行洽谈,未免有些不敬。”
“公瑾你说什么呢!”
张绣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孙伯符亲如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这么见外干什么?
况且就算是陛下召见了你们,要说的也是让我们联合起来对抗曹贼、匡扶汉室。
如今我们主动作为、积极谋划,这正是为国分忧的表现啊!”
周瑜不着痕迹地后退一步,将自己的肩膀从张绣的魔爪下拯救出来,没好气地看了张绣一眼。
事隔多年,未曾想这位北地枪王依旧还是老样子。
什么叫“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谁跟你是一家人了!
况且孙权这个孙策的亲兄弟就站在这里,你还真是好意思说你跟孙策亲如兄弟啊!
倒是张绣最后一句话才真正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息。
想到这里,周瑜跟张昭对望一眼,朝着后者点了点头。
张昭会意,上前一步向张绣喝了个喏,作势好奇地问道,“骠骑将军怎知陛下心思,莫非已经是跟陛下见了面?”
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相比于周瑜,张昭为人处事显然是更为圆滑。
骠骑将军是张绣那一大堆头衔里最显赫的一个,所以张昭有意识便改称了更高的官衔。
一听张昭竟然是直接问了出来,吴匡暗叫一声不好,连忙给张绣使起了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