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匡见刘协并不知道荀谌,索性将自己先前跟张绣商议好的事情和盘托出。
听到吴匡跟着张绣去荆州是为了经略西川,以便进一步跟曹操对抗做准备,又听张绣把荀谌这样一个人才放到了自己身旁,刘协总算是安下心来。
“既是如此,朕便放心了。”
他这句话一说出口,就算是同意了放吴匡跟张绣离开。
至此,张绣来到许都的任务也算是全部完成。
嗯,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张绣正思忖着应该怎么处理这个意外收获,就看到意外收获在吕玲绮的护送下和甄宓一起朝自己走来。
他一眼扫去,顿时发现三人的表情都有些不太对劲,不禁有些奇怪。
莫非是在后宫吃了瘪?
不应该啊,伏皇后可不傻,绝不会在这种时候为难三女的。
不过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张绣便打算回去再说,跟刘协告退以后先行带着三女离开。
当然,这也是给刘协和吴匡留出告别的时间。
毕竟吴匡马上要被自己拐,啊呸,是跟自己去办大事了。
等到张绣离开,刘协收回目光,突然转向吴匡问道:
“吴卿,汝以为……张卿可信否?”
“国家何出此言?”
吴匡闻言不禁吓了一跳。
自己这次可是要跟着张绣去益州的。
如果说连刘协都不信任张绣的话,那自己的身份岂不是十分尴尬。
“朕总感觉,张卿对朕的态度……有些古怪。
他对朕不似你们这般……”
刘协沉吟片刻,尽量用直白的语言将张绣给自己的感觉告诉吴匡:
“他对朕不似对待天子那般,然则也并未轻视于朕……”
随着刘协的描述,吴匡这才渐渐回过味来。
刘协的意思很明显,张绣并没有把他当成天子,而是当成了一个好朋友。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已经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君父君父,你一个当臣子的将陛下当作跟你关系平等的友人,这已经是大大的冒犯了。
但就另一方面而言,也证明了张绣绝不会像曹操那样,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
所以刘协十分矛盾。
一方面是希望依靠张绣的力量要帮助自己摆脱如今的不利处境,另一方面则又是希望张绣能够多给自己一些体面。
花了好长时间才明白了刘协意思的吴匡思索片刻,开口谏道:
“值此非常时期,国家应当不拘小节,以大事为重。”
他想了想,觉得自己这样说还是不够直白,于是干脆拎出了刘备:
“国家不妨仔细想想,刘皇叔待国家如何,可他能助国家对付奸贼否?”
话说到这地步,刘协自然也明白了。
刘备对自己的态度那是没得说,虽然被自己认做了皇叔,但却谨守君臣之礼,没有丝毫僭越之处。
可那又如何?
正如吴匡说的那样,态度再恭敬,能对付得了曹操吗?
想当初自己之所以认他为皇叔,不就是觉得像这样的英雄人物可以帮助自己对付曹贼吗?
然而事实如何?
还不是被曹操追的全天下乱跑。
衣带诏事件,如果不是他跑得快,恐怕也要跟董承一样落个头破血流的下场。
所以纵然张绣对自己稍有不敬,也没什么关系。
反正他不像曹操那般有不臣之心就好。
想通这一点以后,刘协顿时心情大好。
他又对吴匡叮嘱一番,让其在跟着张绣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跟自己保持联系,这才将他送出了皇宫。
奇怪的是,望着吴匡的背影,刘协内心突然就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就仿佛是吴匡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到自己身边似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吴匡的忠心是无需置疑的。
哪怕他跟在张绣身旁,也终究还是自己亲自册封的车骑将军。
况且张绣也是在为自己办事,没关系的。
只要张绣能够拿下益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协摇了摇头,将这个荒谬的想法赶出自己脑海,随即返回后宫。
当看到伏皇后独自一人呆呆坐在床边,连自己进屋都没有察觉,刘协不禁觉得有些奇怪。
他缓缓走到床边,温柔地将妻子拥入怀中。
被刘协一把搂住,伏寿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就要跪下行礼。
“朕不是说过?夫妻之间私下不必这般多礼。”
刘协强硬地按住了伏寿,伏皇后见状柔柔一笑,也就不再坚持。
对于自己这个丈夫,伏寿还是很满意的。
大汉天子的身份就不必多说了,难能可贵的是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对自己亦是十分体贴。
虽然从小生于逆境,却不似海昏侯刘贺那般胡来。
此时她便轻轻靠在刘协怀中,感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刘协也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搂着伏寿,过了片刻方才开口问道,“皇后先前似是心神不宁,连朕进来都未曾发觉?”
伏寿闻言立刻从刘协怀里钻了出来,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