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尽说江东好,游人只合江东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一首菩萨蛮的小令脱口而出,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中尤以刘备和吕玲绮为最。
作为当事人的刘备愣了半晌,这才缓缓开口道,“博超,你、你不怪我?”
“玄德这话当真奇怪,去江东这种好事我为何要怪你?”张绣笑道,“倒是你的家眷,可需要我派人一并护送过去?”
刘备连忙摇头,“不敢再劳烦博超,备已传书二弟云长,他随后自当赶来,到时还需博超沿途多加照顾。”
从新野到江东这一路都是张绣的地盘,所谓的“多加照顾”也不过是一句客套话。
反正张绣肯定不会半途把人扣下。
说完这句话,刘备又深深看了张绣一眼,“得博超赠诗,备愧不敢当。”
词这种文学体裁是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至两宋方才全盛。
也就是说,在如今这个时代,它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但是词毕竟是一种诗的别体,本质上就是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乐府诗。
所以一旦被张绣在这个时代提前拿了出来,众人虽然觉得其格律有些古怪,却也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便是文学的魅力。
就在刘备觉得张绣不但没有责怪他另投江东,反而还赠了他一首诗而惭愧和感激的时候,吕玲绮却在心中大声呐喊:
“什么送你的!是我先,明明是我先来的!”
要知道张绣前两天才当着吕玲绮的面念出了“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两句诗。
也正是这两句诗让吕玲绮原本就不够平静的心思越发的悸动起来。
没想到今天张绣突然将整首诗拿了出来。
这不免让吕玲绮又惊又喜。
“原来全篇竟是这般!”
但惊喜之余,她又有些失落。
因为张绣竟然不是第一个把全诗念给她,而是给了刘备这个糟老头子。
当然如今的刘备也就四十七岁,称其为糟老头子的确是有些夸张了。
但此刻吕玲绮窝了一肚子火,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特别是看到刘备还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样,不由更是来气。
当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此时刘备也注意到两道如有实质的目光盯着自己,他扭头一看,便发现吕玲绮望向自己的目光中全是怒意。
刘备只觉得莫名其妙。
自己又没有惹她,这是何苦来哉?
到最后也只能归咎于一句话: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素闻北地枪王文武双全,昔日为妻所做之赋已是惊才艳绝,今日再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作为江东势力的代表,孙权、周瑜、张昭三人对于张绣所念的这首词感触自然是比其他人更加深刻。
孙权更是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并且还借此机会向张绣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若张将军有暇,不妨来吴地一观,彼时或可发现江东最美之景。”
张绣微微一笑,给出了一个颇有深意的回答:“下次一定。”
随后,两路人马便分道扬镳。
远处的皇城之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刘协默默说道,“张卿、孙卿、皇叔,你们一定要莫要让朕失望啊!”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
等到张绣返回荆州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下旬。
刚到荆州,张绣便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吕布跑了!
张绣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张杨在向自己解释这件事情的时候充满了无所适从之感。
毕竟他在先前还信心满满地说要将吕布引见给张绣。
心里想着张绣一旦得吕布这位天下第一猛男相助,必将横扫八荒、席卷六合。
万万没想到,张绣还没有回来,吕布已经无了。
“我不明白。”
张杨使劲揪着自己的胡须,一边摇头一边说道,“跟着贤侄有什么不好,奉先为何不愿留在此处?”
吕玲绮听到自己的老爹溜了,在有些失望的同时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因为她现在还没有想好两人见面以后应该如何相处。
该如何向他解释自己跟张绣的关系就是一个大问题。
还有就是一旦吕布还是跟以前一样,逼着自己嫁给袁术之子,她也不敢肯定张绣会不会出面阻止。
一旦张绣出面阻止,那么两人打起来自己应该帮谁呢?
按说应该是无条件帮助自己的父亲才是……可是张绣是为了自己出头,自己还帮着父亲那又算怎么回事?
原本吕玲绮是非常纠结的,可吕布这种不告而别的行为却让她免于再考虑这些了。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郡守,阿翁可知妾在此处否?”
“什么郡守,自从老夫离开河内的那一刻起,吾便不再是河内太守了!”
张杨笑着摇了摇头,紧接着便回答了吕玲绮的问题,“奉先并不知汝在此处……此乃孔明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