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扬州跟北方相比就是贫瘠的代名词,至于交州那更是不毛之地。
南北差距远比想象中更大,不夸张地说,交州一州之地的价值还不及汝南一郡。
总结一下就是,如今的天下依旧还是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
不过跟建安元年相比,内在却变得不同了。
实力较弱的势力要么被实力更强的势力吞并,要么就主动投靠了别人。
如今还能够留下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打个比方,就像是从春秋到了战国。
曹操、张绣、孙策、刘璋、张鲁,如今也就是这几大势力还能拿的出手了。
韩遂和马超放到里边都感觉像是凑数的。
至于刘备……
如今的他已经走上了一条跟原本历史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至于他今后应当如何发展,张绣也没有头绪了。
不过张绣对他的承诺依旧有效。
无论什么时候,张绣这里都会为他保留一条退路。
这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这位英雄的敬意。
当然现在看来这也是张绣的一厢情愿,说不定人家刘备这次去了江东就飞皇腾达,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可以说,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后,曹操、张绣、孙策三人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特别是曹操。
由于他的势力范围位于北方,还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所以他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极盛时期的袁绍和袁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最强诸侯。
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
没有人能够撼动曹操的扛把子地位。
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
常言道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再回首天荒地老。
张绣返回荆州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还是挺忙碌的。
毕竟去了一趟京城嘛。
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他亲自部署、亲自安排的。
但等到把这些事情忙完以后,张绣赫然发现自己又闲了下来。
诸葛亮、庞统、徐庶、刘晔、鲁肃、陈宫、祢衡……个个都忙得飞起。
甚至就连刚刚加入的吴匡都闲不下来,积极的为进军蜀地做准备。
武将方面,除了被派到各地做太守的之外,留在荆州的也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这样一来,张绣就发现自己彻底没事干了。
反正有没有自己,整个荆州依旧能够正常运转。
至于豫州的戈阳,徐州的广陵、下邳,扬州的庐江、九江这些非荆州区域就更不用说了。
结果就是,整个张绣集团都忙得团团转,唯独他这个领袖一点事情都没有。
嗯,唯一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就是贾诩了。
但贾诩的年龄在那里罢着,他等同于是进入退休状态了。
除非实在是忙不过来,否则别想让他干活。
张绣对于自己现在这种状态倒也是颇为满意。
事实上,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谁说当领导一定要亲力亲为呢?
仔细想想,他从穿越以来,也就搞了三件事情。
第一是寻找和招募人才。
第二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第三是抓大放小,只安排宏观层面的战略部署。
至于剩下的事情,就完全交给被自己找来的这些人才去放手施为。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张绣只需要定期不定期的把一把方向,确保路线没有走歪就可以了。
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专业的人去做。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到处浪了。
事实上,张绣也正是这么做的。
在安排好这些事情以后,他就重新开始了练枪、玩鸟、强装备的日常。
练枪自是不用多说。
张绣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超过十年。
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对于百鸟朝凤枪法早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还是那句话,如今的张绣只差一个契机。
一旦契机到来,他就能够领悟这百鸟朝凤枪的最后一式。
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便有信心跟吕布一战!
当然,其实现在的张绣已经达到了“吕布之下我无敌,吕布之上一换一”的境界。
但那毕竟是靠着自己的金手指,未免有些胜之不武。
这一点稍后再说,还是继续说点练枪的事情。
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练枪之外,张绣也蛮喜欢更别人一起练枪的。
正如婶娘邹氏在第一章中说的那样,练枪还是需要对手才能进步。
独自一人便是练得再勤,也难有所增益。
如今能够和张绣一同练枪的人已经不少了。
甄宓、大桥、小桥、曹节、郭女王,已经达了五个之多。
并且每个对手的质量都是极高。
其中战斗力最强的自然是小桥。
她有一身不俗的剑术,因而耐力最为持久,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坚持勉强在张绣手下全身而退的人。
此外她还有一个优势。
那就是姐妹同心,其利断精。
当大桥和小桥姐妹二人精诚合作的时候,能够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甚至能够一度和张绣打成平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