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根本没有想过张绣会安排他去南阳支援张辽。
毕竟自打他加入张绣的团队以后就一直在干内政工作。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搞军事不行,或者说是他不愿意。
事实上,徐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丝毫不弱于内政,甚至还有犹有过之。
至于他本人,也是一直期待着能够和好友诸葛亮那样上战场亲自指挥战斗。
只不过他加入张绣的那个时间点,北方战事已经有诸葛亮、田丰、沮授三个谋士了。
东、西、南方向又没有战事,所以即使是他想要打仗,一身本领也没有用武之地。
与之相反,彼时的张绣正打算靠着来之不易的时间发展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内政的需求远远大于军事,所以徐庶和一同加入的庞统全部干起了内政。
当然徐庶在军事方面也不是全无建树。
庞统提出了的三分天下之计,徐庶就帮着他参考了不少。
后来庞统去主持荆州事宜,原本属于庞统的各州郡轮岗事宜就砸在了徐庶头上。
直到现在,曹操平定河北以后再度兴兵征讨张绣,战争的阴云这才再一次笼罩在他们头上。
无论是负责支持的乐进和张合,还是主持南阳的张辽,这三人皆是能文能武的大将。
在这种情况下,让谁来胜任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帅都没有问题。
可偏偏张绣却安排了自己这样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这未免让人有些疑惑。
不过,在对上张绣那饱含期待的双眼以后,徐庶二话不说,立刻重重顿首:
“庶……必不负主公厚望!”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张绣非常清楚徐庶的能力。
特别是演义世界里的徐庶。
他虽然出手次数不多,却是极为惊艳。
就连程昱都说过徐庶才能十倍于他这种话。
但是其他人却不清楚。
不过疑惑归疑惑,众人对于张绣的安排却没有异议。
毕竟身为军师的诸葛亮都能提着大刀片子上阵砍人,那么作为他好友的徐庶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况且张绣看人的眼光是出了名的厉害。
哪怕抛开这些统统不提,张绣的威望摆在那里。
说句大实话,就算是张绣让吕玲绮去当主帅,他们也不会反对。
顺带一提,如今的吕玲绮已经正式成了张绣的人。
张绣对她的安排相当于是女版的典韦,主要负责保护张绣及其亲属安全。
一旦需要,也可以随时上战场。
所以从理论上讲,张绣真的可以让吕玲绮担当这次行动的主帅。
等到众人离开,张绣将贾诩、诸葛亮、徐庶三人留了下来。
他的目光从三人身上掠过,越看越是高兴。
这三人再加上庞统,便是张绣麾下的四大军师。
东诸葛、西贾诩、南庞统、北徐庶。
四人皆是这个时代第一梯队的顶尖谋士,如今齐聚自己麾下,他又怎么能不开心、怎么能不激动呢?
稍稍平定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张绣便开口问道:
“可知吾为何将汝等留下?”
听到张绣这么问,诸葛亮和徐庶对望一眼。
诸葛亮没有立刻回答。
徐庶思索片刻反问:“可是为了此行北上之事?”
贾诩更是懒洋洋地说道,“诩知主公心中自有定计。”
张绣虚着眼看向贾诩,“文和,你若是还偷懒,这次便由你代元直为主帅北上!”
小样,还治不了你是吧?
果然,一听张绣这么说,贾诩闻言立刻换上了一副严肃脸:
“窃以为,主公留我等在此,当与马良幼弟马谡有关。”
张绣闻言不禁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自己方才提及马谡马幼常,诸葛亮和徐庶都没有注意,贾诩却看出了端倪。
不过张绣心里也清楚,如果自己不问,贾诩这货肯定不会主动说。
徐庶却是微微一怔:“马幼常?”
诸葛亮同样奇道:“当真是他?”
徐庶注意到诸葛亮的口吻,当即惊讶地转向他,“汝也发现了?”
诸葛亮微微俯首,“主公方才提及马幼常时神态有异,只是亮未曾多想。”
他说着便看向了贾诩,心说自己还是要多多跟这位老狐狸学习才是。
张绣听完三人的回答,便将目光转向徐庶,缓缓说道:
“元直,君才十倍于夏侯惇,此行以你为主,吾亦十分安心……”
听到张绣这么吹自己,纵然徐庶是个相当自信的人,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主公谬赞,夏侯惇为当世名将,又有于禁、李典相辅,庶初上战场,还需小心应对。”
“不用谦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徐庶:Σ(っ°Д°;)っ
这叫什么话?
太主观了吧!
然而让他惊讶的还在后边,“你此行要注意马氏兄弟,尤其是马幼常。”
听到张绣终于说到了正题,徐庶和诸葛亮皆是面露肃然之色,徐庶更是忍不住询问:“主公可是有其他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