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绣是娶妻,那孙策根本不用这么头疼。
毕竟张绣的身份、资历、能力就摆在那里。
可问题在于张绣是纳妾,不是娶妻。
所以事情就不好办了。
孙策思前想后,自然是觉得妹妹嫁给张绣即使只是做妾也很幸福。
但吴国太肯定不会这么想。
谁的女儿还不是个宝贝疙瘩呢?
除非张绣当了皇帝或是王爷,纳妾才能够为她接受。
否则在她看来,做妾当真是一点地位都没有。
所以孙策就想出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
那就是尽可能把这场婚礼办得隆重和豪华一些。
当他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张绣的时候,后者直接就笑了:
“这又何难?直接按娶妻之礼准备便是。”
“什么?”
孙策原本只是想着把纳妾的阵势搞大一些,好借这种方式堵住江东文武众臣以及吴国太的悠悠之口。
没想到张绣竟然这么好说话。
要知道娶妻之礼和纳妾之礼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今张绣愿意以娶妻之礼来迎娶自己的妹妹,那么在其他人眼中,就跟张绣娶自己的妹妹为妻没什么区别了。
“这样……真的可以吗?”
纵然孙策跟张绣的关系极好,依旧有些不敢相信,“汝妻那边……”
“阿宓不会介意。”
张绣微微一笑,“些许礼节罢了,不过是给外人看的罢了。”
他这句话一说,孙策便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
“好,就这么办!”
张绣既然同意,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孙策直接找到吴国太,告知张绣愿意以娶妻的礼仪娶了她女儿的事情。
吴国太一时也没能分清楚“以娶妻之礼来娶女”和娶妻这二者间的区别,闻讯自是大喜,当即赞同了这门婚事。
于是数日过后,城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城中众人皆知大汉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宣威侯张绣张博超要娶江东之虎孙坚的女儿为妻。
从此以后两家便永结秦晋之好,如同一家般共同进退。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和吴国太一样,绝大多数人同样是分不清楚“以娶妻之礼来娶女”和娶妻这二者间的区别。
有些人明白其中的区别,则是下意识忽略了这一点。
反正张绣的妻子不在此处,就当他是来娶妻的又能如何?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绣和孙策自然是乐见其成。
很快,孙策便安排了张绣跟他未婚妻见面。
其实按照孙策的想法,这些玩意都是虚的,根本就没有搞这些的必要。
如今吴国太这个母亲和孙策这个长兄都同意了这门婚事,所以接下来只要找一个黄道吉日,直接大摆宴席就好了。
等到客散以后把两人往洞房一送,接下来谁主谁次,谁下谁下,就全看张绣自己的本事了。
尽整这没用的干啥?
但张绣却认为这样不妥。
双方是政治联姻不错,但身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尽可能的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将这桩婚事变得那般功利。
毕竟婚礼再豪华,礼数再周全,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婚后的生活到底如何,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两人的感情。
虽然张绣按照演义的介绍和孙策的描述来看,这位孙氏应该不是那种不好相与的人。
但是张绣依旧还是觉得应该在婚前先掌掌眼,权当是培养感情了。
毕竟三国是属于男人的时代,能够在这个时代留下姓名的女子就那么寥寥数人。
孙策和孙权的妹妹恰好是其中之一。
所以在张绣的强烈要求下,孙策虽然不解,还是安排了这一场会面。
至于地点就放到了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长江之滨的北固山上。
放在整个东吴境内都算是一处香火旺盛的寺庙,因为这边的方丈佛法高深,再加上传闻祈福成功率很高,所以每日来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对于孙策选择的这个地点,张绣有些无力吐槽。
跑到和尚庙去相亲,亏他想的出来!
不过对于这些细节,张绣本人倒是不怎么在意,既然你孙策都觉得没问题,那就来呗。
话说这日,张绣按照约好的时间带着典韦和数十人也扮作香客来到了甘露寺。
因为来到江东以后发现这边的确还是由孙策主事,并无意外,所以张绣出行的时候自然不会时时都带着那八百壮汉。
但对于甘露寺的这次相亲,典韦还是坚持带人跟随。
理由是担心东吴方面不安好心,趁这个机会对张绣下黑手。
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典韦说什么都不肯退让。
张绣见拗不过他,也就随他去了。
来到寺中,张绣象征性的先上了一柱香。
然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留下一部分人在前殿,自己带着典韦朝后殿走去。
“主公且慢,便由韦先为主公探个虚实!”
“大可不必……”
张绣话刚说一半,典韦已经不见了人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