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天罡地契金刚伏魔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走访民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任启与于成志出京城后带领上官箐、秦少英、吴永纯及李、张、顾、汪四护卫先一步赶往陇右道。苏任启认为使团遇害一案,既然官方没收集多少有用的消息,那么他想走民间途径暗访查看是否有收获。苏任启自然知道‘出门十里不同天’的道理。这么大的国家,再英明的皇帝统治下,也会有阴暗的角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它很可能是来自官场方面的,也有可能来自民间,那些不受王化的地区。

皇帝给于成志等人破使团被害一案的时间不多,所以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哪怕完成不了任务,也要先一步赶往大食国。但苏任启认为:倘若不能破获使团被害一案的话,即使去到大食国,也会受到许多不明因素干扰。所以说破案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苏任启等人先行一步以后,袁勋在后面也不是拖延时间,只不过是他率领的部队有八百多人,在饮食住宿等方面,肯定会消耗的时间多一些。

苏任启一行离开京城后进入关内道这段路还算顺利,但是越是往西北地区前进,地理环境是越来越恶劣了。他们进陇右道东测以后的路基本上都是戈壁沙漠,加上是秋天的季节,气候非常干燥。苏任启与于成志倒是影响不太,但是上宫面箐和吴永纯的嘴唇都开裂了。苏任启则有先见之明,早在出发前吩咐上官箐购买路途必备用品的时候已经备有相关的用品。不过令他们难受的并不只是这些,随着沿途地势的抬升,白天和晚上温差很大,白天的时候是妥妥的夏天炎热气候,天黑入夜以后温度急剧下降,不穿大棉袄根本受不了。

于成志是撑握上批使团途经路线的,只是这一路上咨询当地人时,知道有这回事的人并不多。苏任启根据他们出发时间和出事地点推算他们每天的行程状况。这是基本的推理,用它与他们每天所走的距离比较,如果出现相差甚远。那么中间对不上的环节可能便是他们出事的时间。

于成志带领的小队伍快马连续走了八天以后,进入墩煌地区。这个地越发荒凉,有时候走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到了这里以后,苏任启建议于成志放慢脚步。他知道越是接近出事地点,他们就不能错过与使团被害案的任何蛛丝马迹。

苏任启推算:他们这支小队伍来到距离墩煌以东两百里的地方,需要的时间为八天,那么被害使团走路来到这里的时间应当比他慢三倍,也就是说他们到这里要花二十四天左右的时间。然而他们出事的时候已经是距离出发时间一个月有余了。也就是说他们至少已经来到这里附近有十余天了才出事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逗留在这附近的?其间又没有消息传递出去,以至最后被人全部杀害。谁能解开这几个疑问,就能解开使团被害之迷。

墩煌这个地方是边防重要城池,由此往北三百便可抵达武周与突勒边境,往西五百里入龟兹国。所以在这里武周长期驻扎十万将士,只不过在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也只有人口聚集多的镇甸才有王法管制。

这天中午于成志、苏任启等人来到一个叫作云州的小镇。他们打算进去好好打探来自江湖方面的消息,路上却遇见一群迎亲队伍。于成志平生遇到过的迎亲队伍无数,但是象这样有上百人拿刀护卫的迎亲队着实少见得很,心中不禁打起几个疑问。

“阿信,你看那个迎亲队伍与中原的迎亲队伍有何不同?”于成志问道。

“单看他们戒备森严,难道这附近有匪患不成?”苏任启说道。

“我看是八九不离十,要不咱们跟着他们,等他们进门后,找个机会进去,顺便打探消息,你看怎么样?”于成问道。

“好主意。”苏任启说道。

“我们为何不现在过去加入他们,而等到他们进了门才想办法进去?”上官箐问道。

“你现在过去,人家理你才怪。”于成志说道。

“于大哥,这是为何?”上官箐问道。

“阿信,你来跟她解释好了。”于成志说道。

“嗯,这迎亲队伍在民间都是有讲究的,中途是既不加人也不减人,否则被视为不吉利,用年轻的思想去理解的话就是要专一。”苏任启说道。

“你这人心有不专,知道的倒是不少。”上官箐说道,

上官箐说完自己倒是有点脸红了,估计是因为想到苏任启先娶了宇文萱以后,自己才跟着苏任启的。而苏任启知道她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上次在苏州城里‘华东仙饮坊’的时候,去私会吴英越的事情。

“弟妹,话虽如此,但是民间的规矩便是如此,咱自若是现在过去,不但打听不到消息,还惹人嫌。”于成志说道。

于成志、苏任启等人远远跟着这支迎亲队伍约三四里路以后,进入云州镇。这只是一个边垂小镇,它没有城防,不过在路上倒是偶尔遇见官兵。这可以证明它还是有官府管制的。

这支迎亲队伍刚进了一个“赵府”的大院。苏任启看见那个赵家门囗还站着不少人,只是他看见即是结婚的宅子门囗竟然没帖有迎亲的对联,让苏任启感到有些奇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