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正继续道:“两浙路乃是由各府,各县组成,而如今吕大防正在推广全城教育,各县的读书人数暴增,如果还继续采用解试,让一路之人同时参加科举,未免太过于繁琐,也不符合实际。所以本官决定,将解试一分为三,分为县试,府试、以及原来的解试。”

“县试,府试,解试!”

包康不由一震,范正此举可以说一目了然,县试,自然一个县的考试,而府试,自然是一府的科举考试,解试同时也是整个两浙路的科举考试。

范正当下道:“而县试则是一县之地参加考试,标准不高,甚至很多少年都能过关,称之为童生。”

“成为童生后,方可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自然会更加严格,通过选拔之人自然也颇为优秀,称之为秀才!成为秀才之后,方有机会和两浙路各府的秀才一同参加解试,录取其最优者称之为举人,唯有举人方可进京赶考参加省试。”

“此策大妙!”包康拍案叫绝道:“大人英明,如此一来,层层选拔,定然让野无遗贤,又能减少解试和省试的压力。”

包家虽然是官宦世家,然而到了包康这一代,早就家道中落,大宋交通不便,原本整个两浙路只有一个科举解试,他需要从偏僻的睦州到开封府前来参加解试,一来一回至少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沿途的吃喝用度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以至于让原本中落的家道更是破败。

他尚且如此,其他外府的士子更是为了科举靡费颇多,而如今有了三级考试,层层选拔之下,直接筛选出最精英之人即可,让其他人无需再花费高昂路费前往杭州去科举。

同时在层层淘汰之下,哪怕失败之人也心服口服,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解试的人数。

范正自信一笑,此乃后世明清最为成熟的科举考试的模式,经过数百年的验证,自然是最佳之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