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朕可不能死!朕还没一统天下呢! > 第223章 原着中你死他活,现在你活着所以他死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章 原着中你死他活,现在你活着所以他死了

可逝者安息生者如斯,沉湎其中只会是一场空悲切。

江允便和她细细说原着中闻人栩的后续经历,告诉她,闻人栩活到了男女主大一统,他后来也是征战沙场的将军。但她死于大胤,而大胤已亡,他私仇已报,天下姓什么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的夙愿,所以他才自请征战四方,化为男女主的利刃,最后代替她看遍了盛世。

闻人栩想着她的夙愿,一刻也不愿停下,他怕他控制不住沉溺在悲寂之中,可是偶尔午夜梦回,还是会忆起从前她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时眉头紧锁,耳畔似乎还在回响着她铿锵有力的那句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唢呐响起,凄惨的哀乐声声入耳。

容岑站起身,闭目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军卒葬沙场,女儿殉江山。”

她想亲自送闻人栩最后一程,但她无法做到情绪正常,她一看到牌匾,看到棺木,看到披麻戴孝的人群,想到这是为他举办的丧礼,她就控制不住自己,她会疯的。

所以,她躲到这个角落。她是个胆小鬼。

那么一位有将相之才的伟大人物,不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却是为她而死。而史官寥寥几笔,平淡勾勒,便将其载入史册——

“佑宣元年,救驾而卒,未婚无子,绝,举国悼之。”

几个时辰之前,对方还欢喜送她出嫁,短短之间,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悲惨落幕……

“是我将他带上了这条不归路,亦是我带他入了这场必死局。”

“是我,亲手……将他推向了死亡。”

“我才是杀害他的元凶。”

容岑日日以泪洗面,双眼红肿,埋在江允怀里,她现在极其依赖他,可能是受过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吧,连睡觉也要紧紧抓着他的手或衣裳。

闻人栩死了对容岑打击很大,这两人算是互为知己伯乐,差不多可以把命交到对方手中的那种交情。他死后,容岑自虐式地反复问江允,原着中他的结局,她陷进去很久就一直想象着他本来的结局以及各种假设,他如果没死,他以后应该会怎么样。

闻人栩死了,活着的人就会难以释怀,会忍不住设想,如果他没死,高堂康健,手足和睦,如花美眷,儿女绕膝,阖家团圆,共享天伦。

八月廿四,盛州事变的第七天。

亦是闻人栩等人的头七。

容岑与江允一同到闻人栩墓前给他烧纸钱纸元宝,至此,丧事流程才算全部走完。

结束后,两人去护城河边放河灯。

是容岑提议。

她说,“我们大胤的传统习俗是,在每年中秋阖家团圆之日,祭月燃灯,赏月吃蟹,饮桂花酒,互祝百岁无忧。”

“往年,我与燕骁都会相约放河灯。自我登基后,主持宫中佳宴,便再没赴过约。”

所以,她想弥补。

她有时甚至会想,是不是就是因为她去没放河灯祈福,所以上天才惩罚她,让闻人栩离她而去?

护城河边灯光明亮,时下不年不节,放河灯的本来很少。但因为少年将军名声大,得民心,不知谁说了句他爱河灯许愿,百姓们就纷纷来放河灯了。

容易突然想起昔日在逸州澧河畔,她,江允,老八,一起放的河灯。

当时她写了什么?记忆久远,印象模糊。

可能实现了,也可能还未实现。

容岑沉思片刻,提笔写下祝福,仅寥寥四个字:百岁无忧。

河灯随着水流而下,护城河环绕盛州,如果河灯还会飘回来,说明河神还没看到,任其继续漂流,终有一日愿望会被看到并逐一实现的。

如果河灯不再飘回来,就是河神已接收,正在准备帮你实现心愿。

总之,不论如何,都是好的寓意。自圆其说的骗局罢了。

容岑望着远去的河灯,淡淡道:“我们将百岁无忧作为最好的祝福送给至亲挚友,可是却从未有谁能够真的百岁无忧。”

“君子如珩,羽衣昱耀。他本该……百岁无忧。”

-

与此同时,长乐宫众人亦在开解闻人姝。

“聚散有时,各生欢喜。不如一切随心,一切随缘。花开花落自有时,人来人往任由之。”

虞晗都罕见地搬出一堆大道理:“心境可以归于平和,但不能趋于死寂。你应该去看山川湖海,去追寻诗和远方,去寻找灵魂里的自己。”

“你知道闻人栩提起你这个妹妹,说的是什么吗?他说你——心存希翼,目有繁星。”

这句意思是,心里存有很多美好的希望,看到的皆是温柔,指眼睛里面所看到的都是温暖的柔情,就是说一个人所看到的都能够用温柔的态度去对待,体现了一个人的温柔善良和为人处事的价值观念。

是对人极高的评价。

“是呀,燕韶姐姐你要快点振作起来,我们还要帮云期姐姐呢!”

年纪最小的左思思都发愁,容岑比闻人姝还萎靡不振,谁都没办法,只能先从闻人姝下手,她脑瓜子嗡嗡转,想出一个“道德绑架”的好理由,“而且我们还有开天下第一楼的青云之志,答应的事情可不能反悔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