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二十八章 「空降作战专家」?「装甲奇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八章 「空降作战专家」?「装甲奇才」?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做到如此程度,一定是天赋和努力共同的结果。

片刻后,伞降部队处理好了各自的降落伞,开始陆续地向机降部队的位置靠拢。

“张大彪!统计非战斗减员!”

“邢志国!我带战士们跟1~3号坦克走!你带人跟随4~6号坦克!”

“五分钟以后立刻出发,部队要赶紧动起来向预定的进攻区域前进,时间就是生命!”

看着上百位战士在自家团长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身处观众席的赵刚清了清嗓子便开始烂熟于心的讲解。

“任何一次伞降行动都讲究突然性,我们团每次都会争取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位置,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本次演习将地点设置为驻蒙军的腹地,考虑到对方的机动性和大量的伪军眼线,部队的行动速度需要比往日更快一些。”

话音刚落,副总指挥就看到少部分战士跳上了坦克。

其中李云龙坐在编号一号的坦克右侧,而邢志国则是坐在编号四号的右侧,没有位置的战士只能跟在后方跑步前进。

大约推进了一公里后,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乘坐坦克的士兵统一从左侧下车。

不等任何一位首长提出疑问,负责讲解战术的赵刚主动开口解释道:

“坦克仅在预计不会交火的移动中搭载士兵,李云龙和邢志国身为正副团长,按照作战条例应该分别搭成两个坦克排长的头车。”

“之所以坐在右侧,是为了靠近坦克车长舱盖的位置,便于随时跟对方沟通。二人的对侧是负责指挥同乘步兵的火力组组长,他的任务是引导一挺轻机枪和两挺步枪射击。“

“所有人从左侧下车,是为了让驾驶员看到每一位步兵离开坦克,以防误伤友军的情况发生。如果战事紧急,战士们会从两侧下车,并且由指挥员向车长汇报。”

观众席上的大佬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己方的坦克,听到仅仅是搭车和下车就有如此多的门道后皆是啧啧称奇。

毕竟以前研究的都是怎么干掉鬼子的坦克,根本没想过其中的细节。

在众人的视野中,步兵们再次集合到了坦克的后方。不过有些奇怪的是,战士们并没有散开而是聚集得很密集。

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们便发现陆战一团的同志们一边前进一边调整队形,最终跟随坦克一起发起了冲锋。

“我们团把进攻的过程按照地区划分成了四个区域。这些区域分别是进攻出发地区、冲击出发地区、队形展开地区和交火地区。”

“进攻出发地区一般是距离敌人一线阵地较远的位置,那里并不适合让步兵开始冲锋,毕竟血肉之躯不能一直保持冲锋的状态。”

“所以进攻出发地区与敌人的阵地之间,还需要一个专门给步兵们完成冲锋前准备的区域,也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冲击出发地区。”

“负责跟坦克一起进攻的步兵,并不是从进攻开始的那一刻就摆好固定的战斗队形。他们需要根据敌人的火力分配实时做出改变,这个过程中可以稍微贴近一些,以便保持联络和救援。”

“等调整结束后,坦克的部队就来到了交火区,接下来就是正式进攻的时间。”

赵刚细致入微的分段式讲解,让大佬们十分轻松地理解了陆战一团的战术细节。其实上述的所有步骤,说白了就是最基本的步坦协同作战。

该战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两个兵种的优势,互相弥补对方的缺点,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就比如坦克火力强大,装甲也足已抵挡住大部分鬼子步兵的射击,还有强于肉眼的观瞄设备。

步兵的火力虽然比较弱,但是胜在体积小运动灵活,并且老兵的视野绝对比坦克里要好的多。

各取所长的话,坦克可以发扬火力的优势,轻易地摧毁日军的工事和掩体,可以在任何时间对鬼子们进行压制。

如此以来,步兵就可以无伤或者轻伤接近敌人,与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战斗。

步兵则是负责观察和指示,并为坦克提供近身以及视野盲区的警戒。

毕竟永远不能让装甲车辆独立行动,不然敌人可能会利用死角靠近坦克。万一陆战一团的空降坦克让鬼子提前开发出了刺雷,岂不是会挨上一发太君快乐棒。

除了提供警戒,步兵还可以进入建筑物、树林等坦克不便进入的位置清理敌人,尽可能排除有老阴比偷袭的可能性。

其实步坦协同在陆军战术里不算特别高端的存在,但前提是部队拥有先进的通讯装置。

就拿德三的三号、四号坦克来举例,它们在战争前期的性能并不算太出众。正是由于每台坦克都有无线电的原因,才能让两兄弟在战争中所向披靡。

一支协同作战的部队里,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步兵之间如果拥有足够的通讯工具,那么即使队伍的规模很庞大,组织的难度也不会太高。

而陆战一团刚好就有上述的条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