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世宗福临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使蒙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出使蒙古

朱媺娖姐妹如今就住在宫里,尤其是等明年学堂建好之后,朱媺婥还得进学堂读书,跟福临相处的时间就更长了。

在后宫待了几十年,大玉儿对这些事看的明明白白,皇帝的精力有限,对一个人的宠爱也有限。

满人皇后,大体也会在尚书房里那几个满洲贵族的女儿里诞生。这样算起来,汉人皇后、满人皇后,差不多都能做到和福临朝夕相处,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青梅竹马。

只有蒙古皇后一个人在草原生活,等过个八九年,福临能够成婚的时候,一边是青梅竹马,一边是纯粹的政治联姻,感情孰笃孰疏,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既然有朱媺娖姐妹的例子在先,大玉儿觉得没必要等年纪到了后再送女儿过来。如今正好福临有事要求到她,索性将蒙古皇后的事给他定下。

哲哲和大玉儿,包括已经逝世的海兰珠,都出身科尔沁草原,而且福临当初也承诺会立吴克善的女儿为后。

吴克善是如今科尔沁部亲王,哲哲的侄子,大玉儿的兄长。

“儿臣承诺过的事情,自然会履行承诺。汉人皇后儿臣当初是亲自遣使求娶,蒙古皇后自然也要遣使。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当初求娶汉人皇后是索尼出面,这次依旧派他去吧?”

按照先例,都是科尔沁亲王亲自送女过来。

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大玉儿由兄长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

天聪八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吴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大玉儿和海兰珠都是吴克善亲自送到盛京,所以福临册封皇后,也应该是由吴克善亲自将女儿送到京师来。

不过就像福临说的那样,既然朱媺娖是遣使臣求娶的,那么对其他两宫皇后,也应该一视同仁。

大玉儿觉得自己儿子考虑问题很全面,自己没想到的事,福临都想到了。对于福临的态度,大玉儿自然十分满意,一碗水端平,很好。

在脑海里回想了下索尼的资料,随后点点头道:“可以,就他吧。早点接过来也好,可以让她跟着你一起在尚书房里学习。”

福临也是这样想的,这会儿估计性格还没定型,还可以按照他的想法来培养。而且大家一同长大,到时候知根知底的就挺好。

“这样不错,一起在学堂里读书长大。用汉人的话说,就是青梅煮,煮什么来着?”哲哲对成语还是有些生疏。

“青梅竹马!”

“对对对,青梅煮马。”

“太后娘娘,一匹马那么大,煮它的话,得放多少颗青梅呀?”珍哥端着碗姜汤走了进来,听到哲哲说青梅竹马,好奇的问到。

福临闻言,捂住自己的嘴巴不好意思笑出声。等心情平复后,从珍哥手中结果姜汤。“多谢珍嫔。”

将姜汤一饮而尽,福临接着刚刚珍哥的话说道:“皇额娘说的是青梅竹马,竹子的竹,不是煮饭的煮。出自一首古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哦,原来是这样,陛下您懂得真多。”

福临和哲哲大玉儿谈妥以后,又回到了武英殿,代善还在殿内等候。立后是件大事,福临又命人将多尔衮请入宫。

“皇伯,十四叔,朕之前说过要立满人,蒙古,汉人三位皇后。如今汉人皇后已立,满人,蒙古皇后,是不是也该册封了?”

“陛下,是两位太后的意思?”见福临点头,代善说道:“早点定下也好,省的到时候争来争去。”

“蒙古皇后是吴克善之女,满人皇后,不知陛下有意册封谁呢?”多尔衮想得更远,科尔沁部落和大清关系最亲善,蒙古皇后只会出自那里。但是满人皇后就不好说了,大家都差不多,没有非他莫属的人选。

福临听到多尔衮的问题,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了一个女孩子的面容。“正白旗董鄂氏。”

代善一听不是两红旗的女子,内心有点小失望。多尔衮还好,虽然也不是镶白旗人,但是正白旗也可以。他们三兄弟共掌两白旗,正白镶白都一样。

“臣觉得可行。”

两位辅政王没有异议,立后这件事便定了下来。原本的历史上,福临的首任皇后就是多尔衮定下的,以至于册封皇后才两年多,便将其降为了静妃。

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废的皇后。

事情定下后,福临又下旨召见希福、索尼和席特库三人。希福文采好,草拟凤求凰圣旨事非他莫属。“索卿,前往蒙古迎接皇后的事,朕就交给你了。”

“嗻!”

福临挥了挥手,示意希福和索尼出去,下面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席特库,叫你进宫是有另外一件事安排伱去做。春耕在即,大清缺少耕牛,两宫太后已同意致信科尔沁亲王求取耕牛。”

“一共七十万头牛,都需要用精盐和茶叶去换取。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你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准备好足够数量的盐和茶叶。索尼出使蒙古迎接皇后时,你带着两宫太后的亲笔信一同前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