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没要耕地,日子过得洒脱,城东城西城南都有他的身影。福临给了他不少赏赐,他都拒辞不受,只好重赏了为他赶车的年轻人。
丁老伯只回去后,就在乡间宣传,跟乡亲们自己见过皇帝。不过很可惜的是,并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的话。
藉田的这天,丁老伯也到了,混在人群里,等着福临等人的大驾光临。
今天的福临依旧骑马出行,后面还跟着代善和多尔衮等大臣,主持藉田礼的还是丘瑜,这是他礼部右侍郎的职责所在。
看着皇帝露面,丁老伯对旁人说道:“你们自己好好瞅瞅,是不是见过皇帝,几个月前他还找我问过话呢。”
被丁老伯这么一说,旁边的人瞪大眼睛看着福临:“是有点像,还有旁边那个老人家,几个月前,是不是到过我们庄啊?”
不少人都将福临和代善认了出来,一个老人家激动的说道:“到过到过,皇帝他到过我们大槐树庄呢,还到我们家吃了顿饭,我孙子的名字还是皇帝给取的呢!”
张老头孙子被人取名张怀远的事,庄里的人都知道。如今发现竟然是皇帝亲自取的,顿时投去艳羡的目光。
福临到的时候,牛和犁已经在田里摆好了。虽说由多尔衮代天子耕田,但福临也不能光在天上看着,他要和多尔衮一起扶犁。
皇帝耕田可不是像普通农民一样耕地,而是执行严格的制度。明制是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地四趟。福临又在明制的基础上,加了一趟,以表明二者的区别。
只见多尔衮右手扶犁,左手执鞭,福临则站在多尔衮的右侧双手搭在犁上。随着多尔衮挥鞭,老牛不紧不慢的拉着犁在田里走了起来。
两个人都没下过地,动作十分生疏,很多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一位老农摇了摇头:“照这样耕田,我怕田没耕多少,人和牛都要累趴下。”
事情也正如老农说的那样,来回耕了五次后,福临和多尔衮都累的够呛。尤其是多尔衮,差点没摔倒在田里,还是福临眼疾手快,用力将其扶住。
藉田礼完成,福临又带着官员回到了内城,而围观的百姓则纷纷涌入田里,沾沾皇帝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