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朱由崧
经过一夜血战,刘肇基所部五千余人,除少数受伤被俘,其余大部人马全部战死。两方人马的尸体,堆满了扬州城的大街。
而刘肇基本人,穿的那副原本精美的布面盔甲已残破不堪,身上布满伤痕。鲜血从口中吐出,只有出的气,没有了进的气。在他身边全是尸体,清军,明军都有。
只见刘肇基拄着一杆长枪,一双虎目怒视着前方,虽然已经力竭,却拼死不肯倒地。史可法就在刘肇基身后不远,早已没了气息。
史可法死在了昨晚的混战中,就死在刘肇基身边。而且他还是死在了自己曾经的手下手中,李成栋的部下也参与了攻城。
他的部下可能不认识史可法本人,但是他们知道认衣服。当李成栋的部下见到一个身着绯色常服,胸前的补子还绣着一只锦鸡的官员时,眼珠子都放光了。
朱元璋作为一个喜欢讲等级差别的皇帝,对官员和百姓的衣服着装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包括颜色,布料,形制等等。
官员所穿常服,一到四品服绯色,就是大红色。为了区分文武,又在常服上绣了个大补子,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衣冠禽兽就是这么来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绯色袍,锦鸡补子,只有二品大员能穿,妥妥的一个大鱼。能穿这样衣服的官员,不是六部尚书就是各地左右布政使。扬州没有布政使司衙门,能出现在扬州的二品大员,就只能是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正二品官员。
李成栋的部下一拥而上,想要抢夺史可法的尸体,这可是一个大功啊!
刘肇基拼死抢到史可法的尸身,将其固定在一根柱子上,让他继续看着自己与敌拼命。又带着亲兵护在史可法尸身左近,不让敌人靠近。
随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刘肇基身上的伤痕不断增多,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已经再也动弹不得。
围住刘肇基的士卒让开一条通道,李成栋骑着马缓缓走进人群里。看着不肯倒下的刘肇基,随手一刀结果了他。“诶”了一声,叹道:“何必呢!”
“儿郎们,在城里好好巡逻肃清残敌,待我将二人的尸身献与睿亲王,为儿郎们请功。知道后面那人是谁吗,伪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史可法。”
欢呼声在人群中想起,虽然没有抓到伪帝等人,但能阵斩一个正二品的大员,肯定能获得不少赏赐。
李成栋命人将两人的尸身抬到了多尔衮的营帐外,凑上前汇报道:“王爷,昨夜城墙轰塌之后,我部先登破城,阵斩伪明礼部尚书史可法和大将一人,尸身现在营帐之外。”
“史可法?”对于这个名字,多尔衮还是有所了解。“很好,李总兵做的不错,功劳暂且记下,待仗打完后,本王一同为你表功。”
李成栋闻言喜上眉梢,嘴咧的跟个荷花样:“奴才多谢主子栽培。”李成栋见有些人称多尔衮为主子,自称奴才,有些人称王爷,自称下官。
经过几日的观察,李成栋发现自称奴才的,和多尔衮的关系要亲密一些。而自称下官的,关系疏远一点。为了更好的巴结多尔衮,拉进和多尔衮的关系,李成栋便厚着脸皮叫多尔衮为主子。
“奴才?”多尔衮被李成栋突如其来的称呼搞得有些发懵,咱和你貌似不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吧?“李总兵非我镶白旗内包衣,自称下官便是,奴才之称倒也不必。”
多尔衮又想起了洪承畴,当年洪承畴被俘投降后,被皇太极编入镶黄旗包衣牛录。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处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好在洪承畴借着福临登基一飞冲天,在福临登基后,立马申请编入汉军八旗。洪承畴是想要跳出包衣奴才的身份,李成栋却是主动自称奴才,多尔衮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若是王爷不嫌弃,下官愿入镶白旗做包衣,从今以后惟王爷马首是瞻。”
李成栋投降之后,特地找人了解了下大清的高层架构。如今大清除了皇帝外,权势煊赫的人有三: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
作为新降之人,肯定要找一个靠山,这样才能官运亨通。皇帝太小,至少得七八年才能亲政;代善太老,说不定哪天人就没了;而济尔哈朗和皇帝的关系又太远,两人属堂叔侄。
思来想去,李成栋觉得真正的靠山只能是多尔衮。首先多尔衮是皇帝亲叔,关系自然没得说。而且他正直壮年,代善死后,掌权的肯定是多尔衮。
为了以后的前程,李成栋愿意给多尔衮做奴才。当奴才怎么了,有些人想当还没这个门路呢!
多尔衮可不知道李成栋的想法,见他执意要入镶白旗做包衣,只能点头同意。见李成栋乐呵着离开,多尔衮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人还怪傻嘞!”
顺利被多尔衮收为包衣,李成栋兴高采烈的进入扬州城,随同部下一起清剿城内残余势力。很快,何刚的尸体也被清理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