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安扭了扭发酸的脖子说道:“再跑两天我就过去,材料准备好布置起来很快的。”
后面几天的宣传还是照常进行,只不过已经不在高校里面宣传了,而是做起了点映场。
大学生们放暑假都已经回家了,最好忽悠的群体没了,只能做点映。
点映的效果也不错,红河谷的口碑发酵的很快,影评人在报纸上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冯晓宁也感觉未来越来越有盼头了,他之前拍摄的电影还没有得到过这么高的评价。
甚至开始期待自己能够拿下金鸡。
陈立安对此没什么好说的,孔繁森刚下映拿下了三千万的票房,这么高的票房从哪来的冯晓宁又不是不清楚。
红河谷怎么争金鸡,难度太大了啊。
不是对手太强,而是光环太盛,一般的电影真比不过啊。
随着上映的时间越来越近,口碑越来越好,陈立安已经不跟着去跑宣传了,现在的情况也不缺他一个。
电影宣传可以没有一个男主演,但是陈立安的影展离不开他这个作者。
展厅的布置花了很多的心思,陈立安依旧是选择了装置艺术的风格,将整个展厅布置成了雪山的模样。
七个月十三号当天,陈立安再次来到中国美术馆,只不过这一次他是自己来的,不像上一次带着那群老人家。
不过现在的陈立安和之前也不一样了,都不用像上一次一样在报纸上打广告了。
京城的艺术圈里几乎都知道陈立安又要办影展了,慕名参观的人很多,影展还没开始,外面就已经有人在等待了。
陈立安刚出现,人群中就有记者拿着相机开始拍照了。
在艺术圈成名之后,陈立安都快成为青年艺术家们的领头人了,穿过人群的时候,很多相熟的艺术家们都主动和陈立安打招呼。
这些都是经常去工作室和陈立安聊艺术的,今天全都过来捧场。
陈立安和他们一一打招呼,然后和杨馆长一起推开展厅的大门,夏日的阳光瞬间穿过大门照进影厅,展厅里被特意布置成白色雪山的模样,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日照金山的感觉。
在展厅的深处还隐隐传来转经筒特殊的空鸣声以及淡淡的微风夹杂着一丝丝水汽从里面吹出来。
这样的立体设计顿时让外面的观众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圣洁和纯净,仿佛真的走上高原,看到了雄伟的雪山,听到了那片土地所传来的虔诚的声音。
(今天状态不太好,有点卡文,墨迹了几个小时就写出这么点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