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诡异复苏:我的贴吧通三界 > 第144章 惊闻奇案之嘎篮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寸刀和王导冲,喝了点酒,又见西固剌德禅师没什么大动作,就在禅院外围的甲所内睡了一宿,到了后半夜,隐约听见有人哭,在那喊冤。

王导冲爬起来一看,外头跪了些个百姓。

“怎么回事?”王导冲披着衣服问。

“总甲,救俺们一救!”百姓们抬着五六个年轻人在哭。

“如何?”王导冲走出门外,身后墙上挂着的老鼠头骨就露出来。

百姓们都知道甲所新来的总甲和手底下人都有本事,曾经把向连续伤了二十多人的鹿角鼠王砍下脑袋,现在有了异常,就更要来告状。

王导冲走下去,看那五六个壮年都捂着自己腰下,一片血渍隔着衣服渗出来。

哭告曰:“总甲老爷,救俺们一救,他们的篮子都被人割了去,这可绝了后啊!”另一个也说“总甲老爷,俺去年才结的婚,生了俩娃,俺男人的篮子没了,这下半生幸福可没着落了。”

“啊?这还了得?”王导冲整个人都傻了“谁大半夜的割篮子玩啊?怎么回事儿?这些受害人有醒着的吗?先把他们送医馆止血去啊!”

“医馆都在禅院里!”

“那就赶紧去啊!”王导冲着急的说。

“只有禅院里头,才有医馆,俺们掏不起香火钱,得要一两银子!”

“本地有没有赤脚医生,或者半吊子会消炎的兽医也行啊,劁猪的有没有?”

“没有。”

王导冲都愣了,心说西固剌德禅师这是干啥,果然他不是为了建立什么禅院,本质还是榨百姓的钱,于是咬咬牙:“我出一半,剩下的你们出,再拿不出来的,我都垫上也行!”

“我是总甲”刘寸刀走出来,“先把他们救醒,到时候,我亲自去禅院里问他们情况。”

王导冲摸出二两,再摸就没了,又向着刘寸刀借,王导冲:“兄弟,你拿一两银子出来救命。”

刘寸刀掏出来,每家领了银子,千恩万谢,闹哄哄的去了。

王导冲和刘寸刀回屋合计:“这是闹啥呢?”

刘寸刀憋不住噗的笑了:“我倒是听说有采花贼,没听说过割篮子的。这……”

王导冲忽然掏出一本书来,翻看上面的妖怪名单:“是不是练什么邪术的,要用篮子当药引子,什么以阳补阳,多半是个妖怪”

刘寸刀满不在乎,心疼道:“这一晚上,三两银子可就没了……”

王导冲:“我只听说禅院富饶,没想到这里的百姓,到了这种关键时候,还是拿不出本钱来。”

刘寸刀:“天下又没大同,有穷有富,实在太正常了。哪都是这个道理啊是不是,这一两银子,也是我刘寸刀半个月的卖命钱了,你借了我的,得还啊。”

王导冲:“还,肯定还啊。”

刘寸刀:“得还……一百两啊!”

王导冲:“好家伙,你要到我头上了?真有你的能耐啊!”

刘寸刀:“怪不得我啊,我就这利息,你拿我的命去开疆拓土,我借给你一两银子,利息高点怎么了!”

王导冲:“别提这银子了,我虽然占据了丧钟镇……我这,其实连给他们的月俸都开不出来,镇上一共那么几家铺子,税银收缴有限,有没有别的财路,你以为我是大款呢!”

刘寸刀挠挠头:“你这会不会啊!我可是听说国君封你当了征南大先锋,你就不会预支一把……”

王导冲:“没影子的事儿,咋可能预支。国君就那么听我的话?我去申请银子了,他就拨?”

刘寸刀:“他一国之君,来点经费支出怎么了?行,这事儿我教你怎么办,事成之后,你得再给我家加一百两,你就说……你要筹备征南武将啊,还有大军的维持费用,预支五百两,总行吧。”

王导冲:“这咋可能行,国君又不傻。”

刘寸刀:“你也不傻啊!你就把明目列清楚了这一项需要多少钱,那一项需要多少钱,加起来多少,给国君报账啊!”

王导冲:“啥叫明目?我不会写,你给我写这个申请。”

刘寸刀:“你穿越到这里之前,学啥专业的?”

王导冲:“我又没穿越到这,我是穿越到阴阳界了,我是道士。”

刘寸刀:“我是说你在未来四百年以后,是啥专业。”

王导冲?“我哪知道?四百年以后有我没我还不一定呢。”

刘寸刀:“你可给我气坏了,小子,你忘了自己啥专业了是吧,你甚至忘了你是未来人了?”

王导冲:“你说我穿越到阴阳界之前啊?”

刘寸刀:“好家伙,沟通这个费劲啊。”

王导冲:“我学的厄靠恩特闷特啊”

刘寸刀:“我靠,你学的双语会计?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造明目啊,这事儿还用我教你,你给我装糊涂是吧!”

王导冲嘿嘿一笑:“你给我造,想想进项。我先睡觉了。”说着把被子一蒙头,就睡去了。

刘寸刀:“一会儿……一会儿去禅院问他们事情,你不去啊。”

王导冲:“我不去,禅院那帮人估计都认识我,我去了你就惨了,你自己去吧。”

刘寸刀翻来覆去的,过了半个时辰,爬起来,在纸上写了向艾斡斡要款子的请示,兵器维持费,弓箭费,铠甲维修费,军马,雇佣兵,行军大帐篷,行军床榻,灶台,一并琐碎,数目都不大,加起来又难解决,费劲吧啦凑了五百二十多两,又在背后挂了双刀,提了一盏灯笼,披着衣裳出了甲所。

天寒地冻,路上格外滑。刘寸刀一路走一路看,先是进了木栅栏外门,这里的民房都很低矮简陋,用的是木板子,土墙,茅草。一下雨满屋子漏水,不拿盆子接根本不行。

再走到第二重门,类似城墙,里头每家每户都是碉楼堡子,养了三四条大狗,里头还有站岗放哨的士兵,跟墙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到了第三层,就是禅院。好些个禅兵的住房,架子上的刀枪锃光瓦亮,也有医馆,有上好的酒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