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七百七十四章 我就蹭蹭(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七十四章 我就蹭蹭(下)

“诸君在此徘徊无益,反有逼迫圣上之嫌,还是散去吧!”陈太监对赵南星劝道。

赵南星对着北边拱了拱手,义正词严的说:“万历十四年以来,一直未有死谏的大臣,就从今日起!

皇上若不回心转意,我等在此绝食等待,至死而已!”

对五十岁的赵南星来说,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不疯魔不成活。

陈太监无可奈何的暗叹几声,虽然因为所受教育和性格原因,他内心比较理解大臣们。

但如果实在劝不动,就只能先以扰乱宫禁的名头,把这二十多人抓走下诏狱了。

反正这帮大臣以挨廷杖、下诏狱为荣,也算是成全他们了。

数百调来的禁兵和锦衣卫官校团团围住了大臣们,为首的赵南星昂然不惧,甚至还有些兴奋。

正当这时,忽然有人高呼“住手!”

陈太监扭头看去,却见有数名官军抬着一面门板,从午门方向疾步走过来。

在门板上躺着个身材雄伟的巨汉,只是脸色蜡黄,似为病容,不是大能人带方侯林泰来又是谁?

赵南星看着这位生平最大的敌人,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似乎林泰来似乎没下过诏狱,今天不会是来抢“下诏狱”这个成就的吧?

等到近了,却见躺在门板上的林泰来挥臂高呼:“国家养士又八十年,士气不可再折啊!”

众人:“.”

你到底是哪边的?什么叫“又八十年”?听起来怎么像有讽刺之意?

陈太监迎上去,询问道:“君侯何故到此?”

林泰来掏出一个本子,“我今日也上疏请册立!”

陈太监有点懵,你林泰来不是向来抽身事外,不沾惹国本大劫吗?今天这是抽什么风?

如果连林泰来都要闹国本,那可就棘手了。

而后陈太监招呼着,将林泰来抬到旁边廊屋中,又挥退了左右,单独与林泰来面对面谈话。

“眼下左右无人,君侯有话但讲。”陈太监再次问道。

林泰来叹口气说:“皇长子已经二十岁,到了加冠之年,皇上还拖得下去么?

自万历十四年起,国本之争已有十五年了。十五年时间都扶不起皇三子,再拖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陈太监直言不讳的说:“可这些与你又有何干?你不是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么?”

谁也不是傻子,你林泰来也不是小白花,突然跑过来凑热闹意欲何为?

林泰来指着外面那些大臣,也很露骨的说:“如果皇上拖不下去了,不得不立储,与其将拥立首功便宜给那些沽名钓誉的人,还不如送给我啊。”

陈太监:“.”

似乎有点道理,竟然无言以对。

稍加思索后,陈太监又质问道:“你也不缺这点功绩,这样硬蹭到底意欲何为?”

林泰来似乎很实在的回答说:“立储乃是天大的喜事,这样共襄盛举的时候,我怎么能缺席?

所以我就是想蹭蹭拥立之功,没别的意思。”

“咱就这样向皇上奏报?”陈太监试探道。

林泰来毫不介意的说:“将我说的这些原话转奏即可!”

陈太监觉得自己只当个传声筒就好,“咱这便将你的奏疏拿给皇上看,但皇上如何考虑,就不是咱所能做主的了。”

林泰来淡淡的说:“请皇上仔细考虑好了,如果准了我的请求册立奏疏,每年那八十万倭银,我可以做主分给内库三十万两,苏州济农仓每年再向皇上报效十万两。”

陈矩紧紧皱起了眉头,心里产生了非常不对劲的感觉。

倭银三十万和苏州济农仓报效十万,这就是四十万,再加上铜矿和海贸的三十几万,一共就是七十多万两白银。

而先前皇宫每年的现银收入(实物不计在内),也就是一百三四十万两而已,所以七十多万两已经是相当大的比例了。

而且这七十多万两不是固定死钱,还有增长潜力。

钱不钱的可能还是小事,更关键的是,林泰来这态度很微妙。

一是仿佛站在皇帝和大臣之间,充当了调停人的角色,这不像是一个普通臣子应该干的事情。

二是林泰来隐隐然有点以白银为筹码,迫使皇帝让步的意思,其实也不能算迫使,更合适的说法是博弈或者交易。

一个臣子在正常情况下,怎么能主动发起与君主博弈或者交易?

谁家正常大臣会对皇帝说,卖我一个面子,我每年多给你二十万,否则每年还能进贡多少银子就不一定了。

虽然林泰来将这个博弈掩藏的很隐蔽,但细思深思之后,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还说什么蹭蹭拥立之功?你林泰来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来蹭蹭皇权的吧?

至于林泰来是不是飘了,这就不是一个太监所能鉴定的。于是陈太监什么准话也不敢说,只道:“一切恭请圣裁。”

目送陈矩匆匆向宫里走去,林泰来若有所思,此时他也不装病了,站起来活动着腿脚。

这是一个很坏的时代,皇权衰落,对方方面面的控制力下降,会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