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室大棚的建造以及之后的相关事宜,朱楠武都没有怎么参与,全权交给了杨继农和胡伟天他们负责。

杨继农是搞温室大棚方面的专家,而胡伟天他们也都是执行能力很强的退伍军人。

有他们在,基本上也用不到朱楠武做什么。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保证资金供应充足即可。

为什么明明有不少人都能看出,温室大棚种植未来的前景和丰厚回报。

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尝试做这一行?

说白了,还是因为没钱!

想要搞温室大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管是建造温室大棚所需的塑料薄膜,还是其他材料,都不是一笔小的花费。

即便温室大棚建成,后期的维护还有幼苗的培植栽种,也都需要大量的钱投进去。

也就是朱楠武,手里有足够的钱,才敢放开手去尝试,大干一场。

不过,朱楠武并没有打算参与到大棚种植的具体管理当中,更不会对不懂的行业指手画脚。

他依旧如同当初开服装店一般,只负责立项投资,具体的运营管理都交给专业人士负责。

就如同服装店他交给了陈锦绣全权负责,温室大棚这边他也是把经营管理权全都交给了杨继农,胡伟天他们。

顶多他偶尔会过去看看,以未来人的视角提一些意见。

杨继农和胡伟天他们也没辜负朱楠武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把温室大棚建好。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技术,经验方面都还不纯熟充足,稳妥起见,一开始就只建了两亩地的温室大棚。

东方青鸾帮朱楠武争取到的承包地, 早已出了现在的京市的二环区域,已经到了郊区农村。

不过依旧在后世京市扩建后的五环范围内。

这块地由于距离最近的一个村子也比较远,足有十多里。而且还是位于山脚下的一片土质不算多好的地。

所以在分产到户分地之时,就没有村子愿意要,后来就成了公家的地。

再然后被拿来当做承包的试行地,落到了朱楠武手中。

想要在这种地方搞温室大棚种植,可不只是简单的建造温室大棚就行了。

其他的基础配套措施也得跟上,其他不说,胡伟天他们这些人住的地方得有吧。

要知道,温室大棚可是时刻都离不开人的看护管理,胡伟天他们这些人肯定得住在这边,方便随时看管照顾大棚里的作物,应付意外情况。

这里远离市区,距离最近的村子也有十几里,说一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都不夸张。

可以说什么都缺。

自然而然的,在建温室大棚的同时,胡伟天他们也要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弄好。

居住的房子,吃水浇地用的压水井等。

也就是朱楠武现在手里不差钱,才能支撑起这么大工程量。

现在的朱楠武,不提其他生意的收入,单是那些服装店,每月的收入加在一起,都已经过万。

彻底竣工完成的那一天,朱楠武特地去看了。

原本空旷荒芜的土地上,多了两亩的白色塑料大棚,旁边是三间砖瓦房,房子前面打了一口压水井,,,

整块地的外围,全都用篱笆墙给围了起来。

这就是目前初始阶段温室大棚基地的雏形,朱楠武看了一圈,还算满意。

温室大棚建好,接下来就要决定在大棚里种什么。

有说要种植反季节水果的,也有提议种蔬菜的,甚至还有建议直接种小麦,玉米这些粮食的。

就连杨继农杨教授,因为想要种植研究的东西太多,一时之间也无法决定第一批大棚种植选择什么。

这个时候,就需要朱楠武这个出钱出资的真正幕后老板做决定了。

朱楠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参考后世的发展,一锤定音,第一批大棚种植就选择种草莓。

至于为什么会选种草莓,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实际。

草莓的经济效益比较高,是最能赚钱的几种水果之一,而且在温室大棚之中也容易成活。

选定了温室大棚第一批种植草莓之后,朱楠武就没再插手那边的事。

不管是采选购买草莓幼株。还是后面的大棚栽种,都全权交给了杨继农,胡伟天他们。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这个只知道点皮毛的门外汉,就不掺和了。

就比如采买草莓幼株,杨继农从事这么多年的农业研究,这方面肯定比朱楠武在行,而且也比他渠道广,能买到更好的草莓幼株。

待草莓幼苗被栽种好之后,朱楠武才再次去参观了一遍,顺便偷偷给那些草莓幼苗浇了一点灵液之水。

毕竟是第一次搞大棚种植,他怕万一种不活,到时候不久白忙活一场,不仅会打击积极性,后续也会有不少麻烦。

就想着浇点灵液之水,提升草莓幼苗的成活率。

之后朱楠武就再没多做什么。

而且,很快,他也就没时间和余力去管其他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