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良师益友的伟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四章 良师益友的伟力

“无辜者的血?那群人压根就不无辜,而且即便无辜,那也不是什么无辜者的血……而是圣愚者为真理献祭的圣膏。”刚刚嘴角还挂着笑的小戈利岑脸色陡然转冷,他站了起来,用枯涩的嗓音说道:“我希望您的理解,这是您最后的机会了。”

“我什么也不知道,关于我的供词,我没有一个字需要补充!”

“遗憾……”小戈利岑的眼睛里流露出的也不知是惋惜还是嘲弄:“既然您不愿意,那就不能怪我们了。”

砰地一声,牢门再次关闭,囚门外军靴与乌拉尔军刀的铿锵声如潮水般散去。

赫尔岑背靠着生冷的墙壁,身体一点点的滑下,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方才和小戈利岑的三两句对话仿佛抽干了他所有的力气。

囚门外的踏步声落在他耳朵里,就像是流放西伯利亚的倒计时。

然而,很快,耳边嘈杂的声音又归于死寂。

赫尔岑的脑袋里一团糟,就好像是浆糊,他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其中既有家中的仆人,严肃古怪又默默爱他的父亲,脆弱敏感背井离乡来到俄国却始终得不到名分的母亲,还有他在莫斯科大学结交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他想起了小时候躲在伯父的听差卡洛居住的小阁楼里听他读图画书的经历,等到长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便开始看法兰西和德意志的。

他还记得自己最喜欢的书是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岑陷入了长久的回忆之中,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他对往事的追忆忽然被生冷的开门声打断。

靛蓝色双排铜扣立领常礼服紧绷在魁梧身板上,金色绲边从领口延伸到袖管,针脚密集如囚室的铁栅,虽然同为宪兵,但舒宾斯基明显比小戈利岑更喜欢穿制服。

这或许是由于他与小戈利岑的家世背景不同,这位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的俄国朋友总觉得离了这身制服,就连手中的权力和他的社会地位都会下降好几成。

舒宾斯基的模样看起来很轻松,这位在审讯委员会里很少笑的宪兵上校今天不仅抬手与赫尔岑打了个招呼,甚至还给他捎来了一瓶上好的红酒。

他把带来的供词交给赫尔岑,示意他当面重读一遍,如果有什么补充,可以拿笔写上。

赫尔岑虽然心中抗拒,但为了趁早把这位瘟神打发走,他还是照做了。

舒宾斯基一边听,一边取出那盒亚瑟送他的哈瓦那雪茄,取出昨天没抽完的那根重新点燃。

他舒坦的眯着眼吐出一口烟,旋即开口问道:“小戈利岑刚刚来过?”

赫尔岑并不理他,只是照旧念着稿,在他看来,舒宾斯基无非是想故技重施,模仿小戈利岑耍些鬼把戏。

舒宾斯基望见他这个态度,不仅不生气,反倒还颇有几分高兴:“真希望刚刚他来的时候,你也是这个态度。”

赫尔岑忽的一顿:“他出去以后对您说了什么吗?”

“当然没有,他说您还是老样子,宁愿做西伯利亚的烈士也不愿意当莫斯科的孝子。”

舒宾斯基咧嘴一笑,接着说道:“当然,您这么做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如果照我的意思,您最好还是招供。为了您的那几位狐朋狗友咬牙坚持,这不过是受到了年轻人固执自尊心的驱使。您如果愿意写陈情书,我觉得这不仅会对您的未来有帮助,而且这几个月的苦也不算是白受。不瞒您说,我个人是很希望将您招募进第三局的队伍里的。”

或许舒宾斯基觉得他的这段话是对于一个年轻人的肯定,但是在赫尔岑看来,这话完全是人格侮辱。

他憋着满肚子的火,指着手里的供词发问道:“我想请问一下,根据这些问题和这些回答,可以给一个人定什么罪?你们可以引用《俄罗斯法典》中的哪一条给我判刑?”

舒宾斯基翘着二郎腿,并不讳言的回答道:“法典是为另一类罪行制订的。”

“问题不在这里。我现在重读了一遍这些作文练习,还是不能相信我坐了这么久的牢就是为了这点事。”

“您真的以为我们就这么信任您?”舒宾斯基被年轻人的天真逗得哈哈大笑:“您认为我们相信您没有组织秘密团体?”

赫尔岑指着白纸黑字质问:“可是这团体在哪儿呢?”

舒宾斯基面不改色心不跳:“我们没有找到它的踪迹,你们也没有干成什么,这是你们的幸运。我们及时制止了你们,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挽救了你们。”

赫尔岑被这番厚颜无耻的发言气的发疯,他想要和舒宾斯基讲道理,但是对方的话已经让他意识到了——这群人是不讲道理的。

舒宾斯基还不忘提醒赫尔岑道:“待会儿会有个神甫来一趟,走走办案流程。”

“什么流程?”

“充当见证人。神甫会在你的签字下写几句话,说明你的全部供词均出于自愿,并无强迫之事。”

“我受审时,可没有见过什么神甫。他并不在场,甚至都没有做做样子,问我一声当时的情形。一个始终被关在门外的人怎么当见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