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处晦而观明,守静而制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处晦而观明,守静而制动

亚瑟配合的皱起了眉头,他轻轻摇了摇脑袋:“上命难违,虽然这确实很让人伤脑筋,但是这毕竟是威灵顿公爵的意思。”

“威灵顿公爵的意思?!”布莱克威尔惊呼道:“您……难道是孟买,抑或是马德拉斯的省……”

到这里,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好像太多嘴了,他赶忙闭上嘴巴,即便欣喜若狂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

但是没过多久,前往那片香料之国的欲望便再次驱使着这位私人秘书动起了规劝上司“不要不知好歹”的心思:“爵士,其实细想想,这倒也不是个坏决定。虽然印度确实远离本土,但是到东印度公司做事,也不代表您这辈子就被拴在印度了啊!毕竟东印度公司还有许多外派职位,比如东印度公司驻德黑兰特使等等,这些职位虽然挂着东印度公司的名字,但是依然是属于外交系统的,只要您干得好,返回欧洲那绝对是早晚的事。”

布莱克威尔滔滔不绝的向亚瑟讲述着去印度的好处,而亚瑟深思的神情也仿佛像是被他说服了。

亚瑟将威灵顿公爵的来信搁在一边,一只手托着下巴靠在办公桌上:“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不过从俄国到印度,这一路上可要受不少累。”

布莱克威尔眼见有戏,赶忙趁热打铁道:“累不累得看您如何制定旅行计划。威灵顿公爵不是曾经在印度任职多年吗?他就没有向您建议几条舒适的路线?”

亚瑟翘着二郎腿抽了口烟:“公爵阁下确实提到了,他说以军事家的角度来看,从俄国去印度有两条陆路比较靠谱。第一条路线是先拿下希瓦,接着是巴尔赫,然后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翻越兴都库什山到达喀布尔。从那里,军队将经过贾拉拉巴德和开伯尔山口到达白沙瓦,最终在阿托克横穿印度河。

他分析说,如果想夺取希瓦,最好是从奥伦堡而不是里海东岸发起进攻。这条线路虽然更远,但水源状况较卡拉库姆沙漠要好很多,而且沿途的部落比起危险的土库曼人来说也更容易制服。俄国军队抵达咸海北岸后,他们可以乘坐渡船或皮筏经水路到达阿姆河口,再南下直取希瓦。攻克希瓦继而进军印度是个极富野心的计划,将会涉及一系列连续作战,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

布莱克威尔越听越感觉味道不对:“按制定军事计划的方式制定旅行路线,呃……不得不说,这很有名将的风格……”

亚瑟瞥了他一眼,接着补充道:“第二条可行的路线是先夺取赫拉特,然后以它为中转站集结军队。从那里,部队可以经坎大哈和奎达到达波伦山口,根据孟加拉地方第六轻骑兵团的康诺利中尉的探险报告,他就是经波伦山口到达印度的。而要想到达赫拉特,既可以选择走陆路,经过已臣服于俄国的波斯,也可以横跨里海到阿斯特拉巴德。因此,一旦阿富汗的赫拉特落入俄国手中,或者被与俄国交好的波斯吞并,那么俄国军队就可以轻而易举在那里驻守多年,并可随时获得军需用品。此时俄国人甚至不需要向印度挺进,因为俄国驻军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扰乱到印度的本地民众。而当不列颠面对印度可能发生的内乱时,就是俄国人发起进攻的绝佳时机。”

“这……”

布莱克威尔就算再笨现在也明白亚瑟到底在打什么谜语了。

威灵顿公爵的这封信哪里是在给亚瑟下什么调职令?

这分明就是公爵阁下在担心俄国人一旦控制中亚后,会谋求将他们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印度殖民地。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威灵顿公爵突然给身为英国驻俄文化参赞的亚瑟写这么一封信,这背后隐藏的含义就很耐人寻味了。

布莱克威尔模糊的知道,在威灵顿公爵执政时期,鉴于奥斯曼和波斯都已经被俄国先后击败,并被裹胁签订了投降协议,威灵顿内阁十分担心这两个国家会成为俄国的附庸。为此,老公爵把他的好友兼托利党鹰牌人物埃伦伯勒勋爵放到了印度管理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上。

埃伦伯勒勋爵是个坚定的反俄分子,并且他对俄国的扩张意图始终坚信不疑。而随着波斯被俄国击败,俄国的影响力在中亚地区持续扩大,东印度公司的几个军事探险队甚至报告了在希瓦汗国目击到俄国哥萨克活动的消息。

因此,埃伦伯勒勋爵担心俄国人很可能会故技重施,先是俄国商人频繁活动,俄国的军队则会紧随商队之后,以保护商旅安全为借口实施扩张。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埃伦伯勒勋爵认为有理由详细考察并绘制出俄国在中亚和北印度地区不断延伸的商埠地图,只要掌握了这些,就能监控俄国人进军印度的路线。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煞费苦心的制定了一个不算光明正大的绝妙计策。

当时旁遮普国王兰吉特·辛为了祝贺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登基,向他呈献了一批华丽的克什米尔披肩,而威廉四世则在考虑该用什么东西来还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