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命运之梦 > 第884章 历史的痕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走宋瑜,张记心里突然空落落的,没有着地点一样。

杜拉安排车辆送张记到机场,也会接张记去杜拉居住的别墅。

沈俊、荀方在回来的路上,晚上就能到达利雅得。

接下来的行程已经确定,明天要去喀士穆,待一段时间,然后是非洲其他国家。

看着飞机起飞,张记关掉手机,走出机场。

上了车,汽车缓慢启动,行驶在宽阔的柏油路上。

宋瑜是一个意外,两人相互陪伴度过整个春节,但张记对宋瑜始终有戒心。

魔都土着形成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不同,不论两人如何迁就,价值观的冲突始终横亘在两心之间。

就像张记问宋瑜是否想要出国留学,出国留学是魔都很多家庭的标配,宋瑜作为土生土长的魔都人,或许现在没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不代表以后不会有。

当出国留学机会和恋人对比时,张记绝对不想再次受伤害。

他曾经是被放弃的人,一封电子邮件结束感情,刻骨铭心的记忆还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杜悦,不想提及,有无法忘掉的名字。

古蔺说他曾经在学校见到杜悦,张记也曾经在学校里漫走,也在杜宇的宿舍楼下等待。

没有偶遇想见的人,也没等到不想见的人。

生活就像是一场讽刺电影,嘴巴和心不一致,行动也掩饰虚伪的内心渴望。

没有找人调查杜悦留学情况,在他看到电子邮件时,两人的感情已经结束,杜悦的事和他张记没有关系。

生活、学业、未来计划、恋爱,都和他没有关系。

独身个人的选择宽泛,没有道德约束,没有心的枷锁。

轻轻一笑,看着窗外的景色,张记的心情并没有排解离别的伤感。

哪怕不是一路人,终究是相伴走了一路,有了这一段路途的感情。

慢慢调均呼吸,想着即将要做的事,张记强迫他想着苏丹的内战,想着杜拉的计划,想着阿苏的反应。

杜悦坐在靠窗的位置,没有买到靠窗的位置,张记打了一通电话,她就有了靠窗的位置。

没有过问张记的合作者身份,以宋瑜简单推测,合作者的身份都不低。

唐铭偶然间提到张记一个人在利雅得过春节,她也是一个人过春节,也就到了利雅得。

和张记的关系不清不楚,宋瑜也能感到张记和她之间的隔阂。

努力的消除这一点隔阂,效果不明显,张记还是有防备。

女人的第六感,宋瑜相信他的第六感,绝对没有问题。

回想和张记的接触,她没有任何小女人撒娇行为,张记为什么还会防备她。

杜悦是张记第一任女朋友,虽然仅仅是一年时间,张记听到杜悦名字,还是会有反应。

分手的原因是杜悦出国留学,张记也问她是否会选择出国留学。

瞬间明白张记的隔阂在哪里,宋瑜笑了笑,认为张记是真的想多了。

出国留学是有钱的人的福利,她还是一个穷人,一个依靠工资活着的人,怎么会有钱出国留学。

商务舱和经济舱的区别,不单是人的区别,还有环境的差异。

拒绝身边绅士人士的搭讪,宋瑜调整座椅,选择合适的姿势休息。

分别的夜晚是疯狂的一夜,也是疲惫的一夜。

她还是别人包养的女人,怎么能被其他人认识,产生不该有的关系。

男人是视觉动物,对女人的追求也只是床上那点事。

没有聊天的心情,宋瑜只想睡觉,好好休息,恢复精神。

汽车驶进杜拉别墅,张记看到意料之外的人,阿苏居然也在杜拉的别墅。

下车看着站在门外的阿苏,张记走到阿苏身边,小声说道。“阿苏,你怎么来了?”

扭头看一眼张记,阿苏问道。“杜拉是不是还在生我气,嫌弃我不支持他的政治投资。”

拍拍阿苏肩膀,张记明白阿苏的困境。

国家是个人的底气,阿苏的国家内战,一个国家要分裂成两个国家,这让他的底气不足。

民族矛盾尖锐,而大国在背后拱火,必然让苏丹这个国家因分裂而衰败。

杜拉所在的国家强盛而繁荣,手里也有足量的现金,这是阿苏比不了的。

“我们是合作伙伴,意见可以不同,坚持立场也没有错,你担心什么?”

“求同存异,这是我一贯宗旨,也是伟人为我们这些后代留下的至理,我们遵照着做就可以。”

“我们一起进去,看看杜拉能不能将你吃了?”

被张记拉着走进别墅,阿苏心中有一丝温暖。

温暖不是张记给他台阶,而是张记说的求同存异这四个字。

求同存异对非洲国家有不一般意义,阿苏从小听着历史故事长大, 也对伟人有敬佩之情。

杜拉坐在客厅,看着走进来的杜拉和张记。

苏丹分裂已成定势,阿苏的日子不好过,心情也不好。

立场决定位置,阿苏嘴硬的不同意他的计划,杜拉也没给阿苏好脸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