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呢!”林哲言笑了笑:“不过未来五六十年可能真就是这样,至于五六十年以后,那就看看后来人如何了,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年轻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是挡不住的,他们都想成为他们父辈一样的人物。”
这个时候,休屠渤泥再一次感受到了大明的可怕,中原民族一旦强大起来,周边邻国就只能俯首称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希望他崛起的原因,可是每一次在他最虚弱的时候,都会有人站出来,让这个民族重新站在最顶端。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相信国运这一说,中原王朝好像就有这样的国运,可以弱但是一定会重新变强。
“尚书大人,太子殿下亲笔信。”夏侯闻璋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加急送过来的。”
林哲言接过信:“夏侯将军,朝歌前几日给我来信,说是你娘亲已经给你物色好人选了,你们的弟弟连聘礼都送过去了,这次回去你可就要成亲了。”
“赶紧成亲吧!”夏侯闻璋笑着说道:“早点成亲早点回北疆,还是北疆更适合我。”
“你呀!”林哲言笑着说道:“有福不知道享啊!”
“我就不是那享福的命。”夏侯闻璋说道:“以前在长安城的时候没少享受,够用了。”
“不怕哪一天战死沙场?”林哲言这话看似在问夏侯闻璋,其实也是在告诉休屠渤泥一个道理。
“若是真有那一天,我得在英烈碑的最上面才行。”夏侯闻璋笑着说道:“以后后人找我的时候容易找得到。”
夏侯闻璋这句话,就是告诉休屠渤泥,我们这些穿了将军甲的都不怕死,我们麾下的战兵就更不怕死了。
休屠渤泥觉得自己挺冤枉的,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呢!就被两个人合伙给威胁了。
林哲言展开信看了看:“太子会亲自出城迎接,休屠大人的面子还是很大的,我们大将军也会到场。”
“那是我的荣幸。”休屠渤泥冲着长安城的方向拱了拱手:“没想到,太子殿下会出城迎我。”
“你是第一个内附我大明的草原单于,这都是你应得的。”林哲言说道:“只要你是真心内附,陛下和太子殿下一定会对你礼遇有加的。”
“林大人,别在这吹风了。”杨嗣业溜溜达达的走了过来:“去营帐休息片刻吧!这么多东西,今天你肯定是走不了了,晚上我叫人安排宴席,到时候我陪你喝两杯。”
杨嗣业的任务是驻守浑河沿岸,南北两岸都要看着点,所以他会带着军队不定期的在南北两岸巡弋,这一次倒是赶巧了,林哲言回来的时候,杨嗣业正好在北岸。
“军营之中不得饮酒,您都忘了?”对杨嗣业,林哲言是很尊重的:“到时候让路朝歌知道了,罚你一个月的俸禄都够你受的了。”
“不在军营里喝不就没事了?”杨嗣业大笑道:“我现在不怎么管事了,在坚持两年我就回长安城养老了,老了就要有老了的觉悟,该给年轻人让地方了。”
“你还没到六十呢吧!”林哲言笑着说道:“您怎么就想着回家养老了?”
“我这一辈子吃的苦太多。”杨嗣业笑着说道:“要是不好好享受两年,我死了都觉得亏,前半生本想老老实实的当个农民吃饱饭就好,谁曾想最后走上了另一条路,也是我老杨家祖上积德,跟对了人了,荣华富贵就来了,这十多年咱老头子也没吃什么苦,陛下还记着我的那点微末之功,到了岁数就给年轻人腾地方,这样咱大明的军队才能人才辈出,都占着地方,年轻人哪还有出头之日,没了出头之日还有什么念想,那谁还能来咱大明的军队之中效力。”
“老爷子大义。”林哲言冲着杨嗣业躬身行礼。
“狗屁的大义。”杨嗣业扶起林哲言:“老子要是在年轻二十岁你看看,让我回家养老我也不去,关键是岁数确实是大了,身体素质也比不过年轻人了,这脑子转的也不如年轻人快了,现在离开好歹还有一份体面不是,真让年轻人比下去了,那不是脸都没有了。”
“行啊!你看看咱这年轻后生。”杨嗣业又看向了夏侯闻璋:“那以后都是纵横疆场的大将军,不错,真不错。”
“老将军过誉了。”夏侯闻璋躬身行礼。
“休屠单于,我现在姑且这么叫你,也不知道陛下能封你个什么官。”杨嗣业又看向了休屠渤泥:“既然内附了,就别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你不也是想让你们部落的人能过上好日子嘛!大明从来不亏待功臣,也不会亏待百姓,只要是我大明的百姓,我们陛下一定会一视同仁,穆斯塔法将军你应该是听说过的,他的族人现在就在凉州生活,而且生活的很好很好,你若是能见到他,可以和他多学学,要如何快速的融入到大明,相信对你会很有帮助。”
“老将军,看您这面相不到六十岁吧?”休屠渤泥说道。
“快六十了。”杨嗣业笑着说道。
“这并不算年岁很大吧!”休屠渤泥说道:“为何这么急着离开军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