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
跟随父亲参军入伍的典满、典虎两兄弟伫立在典韦左右。
这两个小子都是刘夫人的孩子。
如今虽然不过十四五岁,但是长得那是高大威猛、膀大腰圆。
单从外表,根本看不出他们还是未成年。
“爹,你说科举就考文的话,那内些习武的咋办?”
典满通过窗户看着那些奋笔疾书的考生,不由低声问道。
“习武?”
“习武就参军呗,只要作战勇猛,能力出众,军中也是可以通过考核破格提拔的。”
典韦挠了挠头,没有过多思考的就回答了出来。
“但是我听说,通过科举获得高名次的人,甚至可以直接入朝为官,而且还是要职。”
“这对武人来说,多少是有些不公平了。”
典虎有些吃味的说道。
“哪那么多屁话,站好你们的岗,在军中,你们是我的兵,在家里,你们才是我的儿子。”
典韦说不过,一人赏了一个大逼兜。
打完之后,典韦独自开始巡视起来。
不过,心中却是一直在思考着儿子们的话。
“这俩兔崽子,说的貌似也有些道理啊。”
“嘶,要不要和陛下说说?”
“还是等科举结束的吧,不能误了正事。”
典韦想着,忍住了现在就去觐见姜战的冲动。
殿内
蔡邕路过一个个奋笔疾书的考生。
偶尔点头微笑,时常摇头叹息。
直到他走到一个身高八尺的青年大汉身边,这才停下了脚步。
看着对方书写的内容,蔡邕的脸上流露出浓郁的赞赏。
停留良久,为了不打扰对方的思路,他这才意犹未尽的继续巡查。
这一路,他走走停停了十多次,其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那名高大的青年。
一名面容普通的青年次之、还有一个长得略丑、还有一个眉毛是白色的青年。
当然,还有诸多学子,甚至不乏一些字写得非常不错的考生,仅凭书法就让他停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