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并不清楚前往青云观的这个小插曲。
不过仔细想想,以他现在若收徒的话,确实能够改变对方的一生。
穿过人群,林青并没有走大路,而是一跃跳上了条从未有人走过的小径。
这里是一片竹林。
青云观喜竹,之前在观里居住时,便有着大片大片的竹林。
林青如履平地,辗转腾挪,甚至速度反倒比走平坦的石阶还快。
当穿过这后,他轻轻掸了掸灰尘,目光望向的山门。
“还是有点远啊。”
这片山脉确实够大,绕了近路没想到还差一定的距离。
两座山之间,隔着一条河。
道士们的洗衣服用水,应该都是在这里。
林青目光环视,随后撇了两节长短适中的竹竿,放到了水中。
随后只见他一跃而起,双脚稳稳落在了这根竹竿之上。
他的身形晃动了片刻后,便保持住了平衡,宛如一片羽毛般轻若无物。
两根竹竿,一支为船,一支为桨,林青朝着上游缓缓划去。
一苇渡江,用起来果然省了不少事。
如今的他,已经和之前不一样,相比于更快的效率,反倒开始留意起来路边的一花一叶。
林青的双脚,感知力到了一定的恐怖程度,甚至就连游动的水流,以及被惊扰的游鱼,都能感知的一清二楚。
望向远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天地之间,两岸之下,林青身形显得有几分渺小。
视线随着路程,愈发开阔。
正应了那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林青感受天地,一颗心也逐渐沉静了下来。
修炼,可不只是盘坐在床上打坐,也不是一遍又一遍的练拳。
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渐渐地,林青只感觉自己仿佛与脚下的水融为了一体。
这种归于自然的状态,正是道家强调过无数遍的虚无之境。
他的脑中,不断回想着这一路自己所修炼过的所有性命之法。
观照法、太乙金华宗旨、雷法、北剑仙诀……
这些法门,犹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之中来来回回绕了一遍。
突然间,一道灵感闪过,林青只感觉天心一点之处不断壮大……壮大。
直至如半圆的屏障般,将整座青云山笼罩。
山中的一草一木,在此瞬尽收元神之中!
大殿之中,正在诵经的无我子与平阳子同时停了下来,目光齐齐望向远方。
片刻后,道士们的诵经声缓缓停下,皆古怪的望向自家住持。
“住持?”
在提醒后,无我子才回过神来,行了个礼:“慈悲。”
这是道家的标准礼仪,对应的正式道德经中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诸位,今日的早课便到此为止了。”
听到这话,各家道士纷纷行礼退出了大殿。
罗天大醮在即,各家道友这几天往往也会聚在一起,交流修道心得,以及吹水打趣。
毕竟这青云观是东道主,所以他们除了早晚课外,便不会再有工作的时间了。
“唉,你们说咱住持是咋回事儿,那太上玄门经还差最后一段呢,就不读了。”
“是啊,可能这段时间太忙,扰了心神吧。”
“你们住持也走神了?”
几家道士聚在一起,不约而同的聊了起来,纷纷发现自家住持竟犯了同一个毛病。
“唉,不过我怎么感觉,刚刚有那么几秒钟总感觉怪怪的,但是说不出来。”
练功练久了,哪怕是没有步入境界,对这天地感应也变得愈发敏感。
“是吧,俺也总有种不得劲的感觉。”
说话的是南河吕祖宫的传人。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点头。
那种感觉,说不出来,也无法形容。
“不过你们这青云观确实不错啊,和我们那小道观一比,天差地别。”
并不是所有的道观都像白云观这样昌盛。
其中不少道观,一共就四五个人,还过着农耕生活。
“感觉斋饭都好吃了。”
“就是没肉。”
说这话的,一听就是正一的。
有中年道士感慨道:“钟灵毓秀,道家圣地,这是千百年来的积蓄啊。”
在这座山中,出过太多的高功仙师,无不让各地道士们心神向往。
哪怕如今变得功利,也仍是修道地的不二之选。
更是被号称全真第一丛林。
“啧啧,我听说,你们青云观的后山上藏着老多不世出的高人啊。”
话一出口,各方道士也都变得神秘兮兮了起来。
他们虽然修道,但都是正常人。
还有不少道友借着此次罗天大醮的活动做起了直播,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毕竟道士也是人,不可能全都闭门不出的。
所以说,真讨论到这方面的问题,大家都提起了兴趣。
“咳咳,我给你们讲哈,这事儿要发生在十年前,那会儿我还刚进……我靠!”
随着一声爆粗,那道士目光直直的瞪着不远处的溪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