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后,赖远航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智能配送系统测试问题的升级修复工作中。他紧急召集技术团队,连续几天几夜泡在研发室,与技术人员们一同分析问题根源、探讨解决方案。
研发室内,气氛紧张而压抑。技术人员们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额头上满是汗珠。赖远航在各个工位之间来回踱步,时不时停下与技术骨干交流几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试,技术团队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功修复了智能配送系统的漏洞。系统升级后,不仅配送路线规划更加合理高效,还增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大大提升了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修复完成后,赖远航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拓展计划。他决定派遣李常威等特送员前往两湖省、西江省、安全省三个省份除省城外的城市,组建新的特送队伍。
在出征前的动员大会上,赖远航站在台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台下的特送员们:“兄弟们,这次的任务艰巨而光荣。你们即将奔赴新的战场,为公司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两湖省、西江省、安全省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要在那里扎根发芽,让每团外卖的服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李常威站在队伍前列,大声回应道:“赖总,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把新的特送队伍组建好,让美团外卖在这些地方打响名号!”其他特送员们也纷纷握紧拳头,高呼口号,士气高涨。
李常威等人带着使命奔赴各地,开启了秘密组建特送外卖员队伍的征程。抵达两湖省的一个城市后,李常威迅速在一处不起眼的写字楼里租下场地作为临时据点。
他深知前期招募工作的保密性至关重要,于是通过熟人介绍、在当地生活服务平台发布隐蔽招聘信息等方式,筛选出一批身体素质好、熟悉本地路况的应聘者。
面试过程中,李常威格外谨慎。他对应聘者详细阐述美团外卖的理念和工作要求,但对公司的扩张计划和未来大动作只字不提。
一位年轻的小伙问道:“听说现在外卖行业竞争激烈,咱们公司有啥优势啊?”李常威微笑着回答:“我们有一套独特且高效的配送体系,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还在不断升级完善,等你加入了,慢慢就会了解。”
在西江省,团队成员们则深入社区和商业街,与一些有意向的年轻人攀谈。他们用朴实的话语描绘着美团外卖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不少人报名。
其中一位有过快递从业经验的中年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过多轮沟通和背景调查,中年人顺利通过筛选。
与此同时,安全省的招募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招募团队充分利用当地的人脉资源,在短短几天内就组建起一支初具规模的特送员队伍。
而在公司总部,技术团队并未停下脚步,智能配送系统二代悄然诞生。这一代系统不仅优化了路线规划算法,实现了实时路况与配送路线的秒级更新,还融入了智能预测功能,能够根据历史订单数据和时间节点,提前预估订单量,合理调配配送人员。
赖远航深知这个全新系统的巨大价值,决定将其严格保密。他召集技术骨干和核心管理人员,严肃地说道:“智能配送系统二代是我们未来制胜的法宝,在合适的时机公开之前,任何人都不能透露半点风声。
一旦泄露,竞争对手可能会提前做出应对,我们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技术团队对系统进行了层层加密,限制了访问权限,只有少数高层和核心技术人员能够接触到。
赖远航还安排了专门的网络安全小组,全天候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防止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
李常威在外地组建队伍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和赖远航通电话。一次通话中,李常威好奇地问:“赖总,听说公司技术方面又有大突破了?”
赖远航只是简单回应:“有新进展,但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你安心把特送队伍组建好,等时机成熟,你就知道了。”
随着各地特送员队伍的初步组建完成,李常威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对新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配送流程、服务规范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
在培训间隙,李常威常常思考着公司未来的发展,他隐隐感觉到,公司正在筹备一场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大变革,而自己作为开拓先锋,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几个月后,经过特训、熟练使用配送系统的外卖员,正式在各个城市上线。一时间,两湖省、西江省、安全省的大街小巷,都出现了身着美团外卖统一制服的骑手们,他们骑着配备智能导航设备的电动车,风驰电掣般穿梭在城市中。
在两湖省的试点城市,第一天上线的订单量就远超预期。中午用餐高峰时段,订单如潮水般涌来,新入职的外卖员们却丝毫不乱,他们熟练地在智能配送系统上接收订单、规划路线,迅速奔赴商家取餐。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下单后,原本以为新平台配送速度会慢,没想到不到30分钟,外卖就准时送到了手中。他惊喜地评价:“这速度,比我之前用的外卖平台快多了,而且骑手态度特别好,以后就选每团外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