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在列国的君臣那边皆属负面评价,可是在民间还是有声望的。
那么就是陈人与蔡人知道孔丘的名声,听说孔丘要相应楚君轸的召唤前往楚国出仕,才将孔丘以及一干弟子围困起来?
也不对啊?孔丘的出名是在教书育人,政绩方面只有在担任鲁国司寇时,花一年的时间治理得“曲阜”城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其它好像也没有干成什么。
没有在重大国策中立下功劳,同样没有统兵作战的经验,陈人和蔡人会那么忌讳孔丘去楚国做官?
孔悝看见智宵愣住,咬咬牙决定说实话,说道:“孔丘放出豪言,在楚国出仕,必使楚国重振争霸之时。”
这个说法让智宵感到更困惑。
现在的儒家不是以后的儒家,孔丘也还没有回鲁国当图书馆的管理员,更没有注释六《经》的经历,哪来的知识量以一人而支撑起一个强国?
有实力以一人之能使得一个国家变得强盛的人,历史上也就出现过那么几位,在前的有伊尹、吕尚、管夷吾,后面的有白起、商鞅、李斯、等人。
孔丘是鲁国人,也在鲁国出仕过,真的有那份能力,不至于让鲁国就此沉沦吧?
所以,智宵不相信孔丘会讲大话,要么是谬传,不然就是有人故意在整孔丘。
“大夫此言从何处听来?”智宵问道。
这一下换孔悝愣了一下,如实答道:“楚国已然皆尽传遍。”
那就不是孔丘或其弟子写信告诉孔悝的了。
智宵百分百确定是楚国有人在整孔丘,其身份还一定位高权重。
这个又让智宵猜中了。
楚国现任的令尹子西非常瞧不上孔丘,碍于楚君轸听从纳谏决定召来孔丘出仕,还要委孔丘以重任,着实是让子西着急又无奈。
子西听了家臣的话,不止没有诋毁孔丘,还大肆为孔丘造势,陈人与蔡人首先怕了,后来连楚君轸也感到担忧。
结果是什么?楚君轸打算让北上的楚军去救被围困荒野的孔丘以及弟子,只不过会派人附带告知,不再招聘孔丘了。
这……,不能做官对孔丘来说,真真是老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