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晋国斗争中失败的家族,他们一般会选择逃亡到楚国,反过来帮助楚国与晋国争霸。这种有点像是“你们不拿我当回事,我就在楚国展现价值,让你们后悔失去我”的意思。
在楚国内斗中失败的贵族,一般也会选择逃亡到晋国,再给晋国效力展现价值。
类似的情况在晋国和楚国很常见,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晋国内斗失败的一方转而逃亡齐国,楚国内斗失败的一方逃向吴国。
智宵当然知道赵鞅想丢锅,听完魏侈的话也知道了魏氏的态度。
“赵氏未曾询问我家有无派人袭击赵氏宗子,中计便做横加指责。此事既已发生,我家名声已然受损,非澄清可了。”智申其实看不懂智宵眼神想表达的意思,总该懂得事情不能就那么过去。
韩不信可算等来智申的表态,一边点头赞同,一边说道:“甚是。”
这种场合,肯定是该由一家之主来做表态,要不然会让一个家族显得不分尊卑,甚至是暴露自家的内部矛盾。
所以,只要智申有一家之主的担当,不会让智宵站出来率先冲锋陷阵。
现在,智申已经表达态度,代表智氏将意思表达得非常明显,倒是能让智宵开口讲话了。
因此,智宵也就说道:“此事极为恶劣,便是我家不做追究,赵氏以何面目示于天下人?能有今日之事,日后是否张口便可指责我家、韩氏、魏氏对赵氏做了何等恶事。一次次如此,令我家、魏氏、韩氏如何面对天下人。”
韩不信和韩庚当然认同智宵的说法,说什么也不能平白被冤枉的啊。
魏侈对智宵的说法无可反驳。
魏驹打从心里赞成智宵的说法。
如果做错事情不需要付出代价,成功地被逃了一次,一定还会有下一次。
在看戏的晋君午突然开口说道:“赵氏犯错,正卿不可再行狡辩、推脱。速速权衡,该将如何赔罪。”
赵鞅在沉默。
这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或许不全然。
“我家自是愿意认错。现如今,我家仅存‘晋阳’、‘赵’两地,智氏、韩氏欲得何处?”赵鞅在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睛看的是魏氏之主魏侈。
来吧,想怎么惩罚赵氏。
赵氏现在就这样,无法抵抗智氏与韩氏的联合。
一旦赵氏不复存在,且看看魏氏有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