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驹脸色变得比较轻松,说道:“正卿必邀狄人首领阵前相会,逼迫狄人去国,不知狄人会否妥协。”
这个就要聊一聊没有正式学习诸夏文明建国之前的鲜虞了。
狄人在建立中山国之前,他们控制着鲜虞山脉与平原,还在平原筑造了一座城池,开垦了范围很广的农田。
他们得知晋国要在“任”举行会盟之后,当机立断舍弃了“鲜虞”这一座城池,该耕作的时节在大肆迁徙,放弃了山脉之外的所有控制区。
所以是晋国没有损耗一兵一卒轻易将鲜虞平原与“鲜虞”城拿到手,用“鲜虞”城当作物资囤储基地,后来包括晋君午在内的列国之君离开前线,一块跑到“鲜虞”城内寻欢作乐去了。
诸夏联军不想也很难大举进攻山脉,赵鞅需要做的是让狄人高层认为联军会不惜代价消灭中山国,有了分兵攻打仇由的行动,占领仇由之后在侧翼威胁敌军的安全。
如果狄人首领不妥协,接下来赵鞅一定会命令智宵率军入山,再不愿意也只能从正面发起攻势了。
那些意图只是智宵私下猜测,并非来自赵鞅的明示。
赵鞅不用跟任何人交代,倒不是为了保密起见,纯粹就是不用交代罢了。
时间过去了七天。
智宵从派出去又回来的人这边得知一系列情报,包括狄人在山区里面搭设了不少营寨,每每是以掎角之势部署,只是每一座营寨的驻军较少,最多不会超过两千守军。
诡异而又正常的是,从狄人的各处营寨举动判断,他们好像还不知道仇由已经沦陷的事实。
说正常,主要是现在什么节奏都很慢,再来便是狄人的体系不严谨,可能连最基础的互报平安通讯都没有建立。
别说是狄人,其实诸夏也仅是少数几个诸侯国有严格的通讯机制,不少诸侯国连基础的通讯机制都没有建设,每每不是敌军兵临城下才知道事情大发,便是地方贵族或商贾自发禀告才让国家高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又是七天过去。
这一天,司马寅风尘仆仆地再次前来谒见智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