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05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5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吃了教训就避免再次吃亏是大争之世各国的基本素质,比如到战国阶段的“长平之战”打完,因为秦军大肆坑杀战俘,赵军屡屡明知道打不过秦军也不投降。

智宵在看一份刚刚送来的战报,上面提到的是程朔所部碰到一支秦军,双方在渭水接近泾水的岔口处爆发遭遇战。

这一支出现在渭水南岸的秦军数量为两千五百左右,以《周礼》编制就是一个满编的“旅”。

程朔在突然间遭遇那一支秦军之后,看到对方以高度戒备姿态行军,认为就是秦军大部队的一支先锋,当机立断地选择了开打。

“我想后发制人,不代表愿意接受这种结果。”智宵多少有点恼羞成怒。

秦国派出军队前往渭水南岸,肯定是察觉到有一支晋军就在渭水南岸。

秦国君臣不傻,他们非常清楚渭水南岸的晋军将给几方制造多少威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智氏并非真的放弃入侵秦国,采取往常的方式搞不宣而战了。

这样一来,秦国先动手,还是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确确实实让智氏更加出师有名,问题在于秦国君臣在智宵脸上狠狠地甩了一巴掌。

当然了,智宵不能表现出恼怒,相反还要一副很开心的模样,宣布秦国的选择早在预料之内,这一轮较量终究是己方获得了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便是智氏派人回“新田”禀告,再派使者前往列国宣传遭到秦国不宣而战的事实。

“宰予可曾归来?”智宵问道。

范蠡摇头说道:“本应归来,如今仍旧不见其人。”

秦国搞出不宣而战,会不会将智氏派去的使者扣押,或是干脆杀害?

讲道理,杀害前往沟通的使者,远比干不宣而战还要过分,秦国君臣不会那么傻吧?

打起来也就打起来,保留沟通渠道对双方都有好处,一旦干了杀死使者的事情,不等于是彻底不想沟通了嘛。

一天前,智宵已经命令在西部的私军行动起来。

渭水南岸是最先打起来的一批,交战情况还要等后续的汇报。

第二个打起来的地点在泾水东岸,智氏的部队开进到“麻遂”城外,短暂休息了一天便展开攻城。

智宵在打起来之后,留在“梁”收拢之前分散的部队,沿途再让从开垦转入战时状态的部队随同,一起向着“麻遂”进发。

论起来,当前“麻遂”比日后成为秦国都城的“泾阳”更为出名,原因是“麻遂”爆发过一场大战,以周王室为首的十个诸侯国与秦国、白翟、隗(赤狄一支)交锋,双方交战兵力合起来超过十八万的规模,算是春秋时期较大的战役之一,史称“麻遂之战”。

那一场“麻遂之战”虽然有一方阵营是以周王室为首,实际上周王室只出名三千,真正的主力是晋军。

智宵率军在距离“麻遂”约十公里时,他们在一座树林边沿停了下来。

“伐木,制造器械!”

智宵不久前才去了郑国,参观魏氏与郑国在城池攻防战上的菜鸡互啄。

魏氏因为缺乏认知和经验不足的关系,攻城所使用的器械拢共也没有几种,发挥出最大效果的冲车还是智宵给的意见进行改良。

大批智氏的人开始伐木,作业因为有锯子的关系,伐木的速度比用斧头砍快了许多。

智宵亲自敦促随军工匠打造攻城器械,肯定不会缺了云梯和攻城塔,再来便是盾车、冲车之类。

在这一段时间,智宵先后得到各处战场的汇报。

渭水南岸的交战已经出现结果,程朔以死伤两千多人的代价击退主动接战的秦军,斩获首级一千余颗,俘虏了三千多秦人。

即便到了战事结束,程朔还是无法精确判断秦国在渭水南岸用了多少兵力,猜测约是有两万左右的秦军参战。

之所以无法精确判断,主要是渭水南岸保持了原始风貌,到处都是树木密集的林子,海拔在两百米以上的山头也多。

从秦国派出两万大军就敢去袭击在渭水南岸的智氏部队,想来秦国君臣也缺乏对渭水南岸智氏有多少部队的认知?

程朔倒是提到了一点,斩杀或俘虏的秦军之中,不少就是农夫或牧人的成分,认为秦国确实是被逼急,扩大了征召的人群。

正在进行城池攻防战的“麻遂”这一边,仲由一样进行了汇报。

由于“麻遂”地势开阔的关系,仲由汇报在“麻遂”城内外的秦军目测为一万五千,其中城内两千左右,城外一万三千余。

因为秦军在城外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仲由手头兵力只有一万二,暂时主要的交战发生在野外交锋,没有进入到正式攻城的阶段。

而仲由麾下的一万两千部队,他们其实就是先前被智宵转为开垦团在泾水东岸开垦的那一部分。

这样就能够看得出来,智氏没有在一开始就投入所有兵力,秦国同样有许多军队没有进入战场。

“宗子,需警惕秦国向外求援。”范蠡近期是作为秘书和参谋的角色,帮智宵处理一应公务,又要给智宵查遗补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