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国的公族,他们在国内前缀一般是“秦”,到了河东列国则是用“赵”来作为前缀。
为什么不用“嬴”呢?因为嬴是姓。
当前以姓在名前的人只有周天子,也就是天子呼姓,余下称氏。
女子则是称姓不称氏,并且是名在姓前。
同样起了个大早的智宵在看“麻遂”的城墙,上面不止火光大作,还能够看到密密麻麻的身影。
“宗子?”仲由刚过来。
智宵听到呼唤才收回视线。
仲由单膝跪地,请命道:“臣请愿为前茅。”
在智宵没有率军过来前,负责指挥的人便是仲由。
在晋国这边,勇于争先就叫前茅。
在楚国那边,勇于争先则叫前劲。
两者的区分就是晋国行军分为前茅、中茅、后茅,楚国行军则分前劲、中劲、后劲。说白了就是前军、中军、后军。
那个“后劲不足”的成语背景就是发生在楚军与晋国的交战,双方打得非常凶狠,一再投入兵力增援,搞到最后楚军没有兵力可派,弄得一个后劲不足的下场,结果自然是楚军战败了。
智宵知道不答应会让仲由万分失望,颔首道:“子路统率一部攻打城北。”
仲由站起来,眼巴巴等着智宵赐下令箭。
“宗子。”豫让觉得自己也行,单膝跪地请求道:“让亦愿为前茅!”
智宵扫了一眼出声请命的众人,又点了范蠡一人。
那么,按照惯例就是只攻三面,让出其中的一面?
智宵没有打算玩围三阙一。
很多人将围三阙一视作用兵打仗的原则之一,意思就是实施军事行动的时候,无论有没有能力全歼敌军,都要给敌军留一条“生路”。
在攻城战的时候,城墙有四个方向,围着三个方向打,留下其中一个方向给敌人逃命,也叫围师必阙。
读书不能读死书或死读书。
用兵一样需要讲究灵活多变。
就说穷寇勿追这一条,明明很容易追上并实施歼灭,难道就不追了吗?
智宵带来那么多新式攻城器械,负责防御的守军肯定比远处旁观的人感受更深,没有打算放走有实际应对经验守军。
“本将自攻一面。”智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