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一出动就是十多万大军,普鲁士再能打上限也就三五万部队,便是普鲁士能够扛住一波,沙俄也能出动下一梯次的十万大军,总体实力不在同一层次,沙俄慢慢磨都能将普鲁士给磨死了。
同理,诸夏的很多王朝人口够多,便是匈奴、鲜卑、突绝(故意错字)、契丹、女直等势力再能打,中原王朝自己不内乱,他们顶多就是在边疆袭扰,等中原王朝缓过气来就要被拉清单了。
第一次中原地区沦陷,不正是诸多军阀来来回回打了近百年,期间爆发多次大型瘟疫,使得北方人口下降到不足百万才出现的恶果吗?
至于全国人口总数有保障,但是无力对外一直被欺凌,属于当权者的无能了。
智宵收到消息,率军北上的辅果彻底将白翟给灭掉了。
那是秦军的主力一直不出现,同时智宵没有马上西进攻打秦国都城的计划,屯兵在泾水上游的辅果重新北返,一举将在开大会的白翟诸部首领擒获,一众首领光棍地选择并入智氏,致使白翟作为一个势力从史书上消失了。
得到白翟灭亡消息的智宵开心吗?其实开心个鬼啊!
如果晋国想灭掉白翟或进行驱逐,前几代人早就能够做到,压根不用等辅果率军前往。
白翟处在哪一片区域?他们的栖息地在大河中上游西边,当地的山林遍布且地形无比复杂。
说白了,晋人主要以农耕出产为生存手段,不是过那种游牧、渔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的生活方式。
遍布山林代表难以开展农耕,抢下那种地皮就是让地图上的势力范围显得更大,交通限制注定木材与矿产运不出来,事实就是实际好处几乎没有,极可能还要不断投入资源保证地盘仍旧在版图之内。
“我非但不能责怪叔父,还要帮忙擦屁股!”智宵出了无语就是无奈。
白翟那片地方对于当前的智氏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占下来还要跟义渠、朐衍、林胡比邻。
朐衍和林胡可以忽略不计,两个游牧部落联盟压根不敢招惹晋国,他们知道跟晋国成了邻居,一众部落只会拖家带口远离晋国的边境。
义渠不一样。
约从五十多年前开始,义渠就接连不断找秦国的麻烦,双方爆发五万人规模以上的交战就超过四次,平时的小摩擦就没有消停过。
这么说吧,当前的游牧族裔之中,以义渠和东胡最蛮横。
义渠盯上秦国,没有出现意外会一盯就是两百五十多年之久,双方的恩怨情仇直至秦宣太后“献身”才得到终结。
东胡是一个很古老的游牧族群,追溯起来应该跟殷商建国的差不多同一时间段出现。他们的栖息范围扩张到燕国边上之后,一直到燕国被秦国吞并都没有停止南侵,直至冒顿崛起才被打得分裂成为鲜卑诸部。
在智宵看来,东胡什么的压根不用去管。
等待智宵需要去管的时候,大概要等“四海毕,天下一”的那一天了。
现下跟义渠当邻居却不是一件好事!
智宵并不想学秦景公,邀请异邦之主会盟,再干出与异邦结盟的事情。
事实是什么?哪怕智宵想学秦景公,联合义渠一块攻打秦国,义渠也不是白翟或其他赤狄。
更现实的是智宵认为义渠不配与自己一块分享秦国!
在智宵的战略中,智氏就是要取秦地而代之,再以秦地为基业,尝试一举扫灭天下诸侯。
如果智宵这一辈人做不到,占据秦地也会让子孙后代有足够的本钱,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几百年。
到冬季中旬的时候,晋国都城“新田”来了齐国的使节团。
作为正使的人是田乞,副使阚止。
因为智宵人在“新田”的关系,自然需要参加款待使节的宴会,当场得知田乞是代表齐国前来请求帮助的。
很难得啊!
齐国一直以来就没有服过晋国,时不时傲娇捣乱也就罢了,有那么几次还公开挑战晋国的霸主地位。
当然了,齐国冒头一次,就要被晋国摁在地上捶一次,要命的是齐国并不气馁。
“东南蛮夷挑衅伯国(晋国),先君时时气恼,寡君亦愿为伯国惩戒吴国。”田乞是不是喝多了?
事情的经过是,齐景公得知吴君夫差打赢越君勾践,又在勾践投降后打成奴仆之身。
齐国一直自命不凡,历任齐君也秉承恢复霸业的理念,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都爱对列国挥斥方遒,齐景公哪能够忍受吴君夫差干出那种有辱君权的事情。
当时开口谴责的一国之君并不少,独独齐景公派遣使节去吴国都城“吴”当面斥责吴君夫差,搞得吴国君臣非常不爽,双方从打口水仗,演变到吴君夫差派军走沿海航线偷袭齐国,发生了真正的两国交战。
晋君午一脸好奇地问道:“吴军复又北上?”
齐国遭到吴国入侵是去年的事情了。
那一场诸夏首次渡海的抢滩登陆战,列国君臣听说以吴军主动撤军落下帷幕,交战过程则是知之甚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