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在得知情况后,只能感慨楚国大方。
而楚国在向外输出移民方面一直很大方,历史上楚国就为秦国增加人口做了大贡献。始皇帝发动统一战争之前,楚国起码给秦国贡献了四五十万的移民。
楚人为什么往秦国跑?因为去了就能够分得一块土地。
而秦国给新移民分土地是来自商鞅变法的一部分,陆陆续续从列国吸引来的移民数量超过百万。
智氏搞开垦就能获得土地的政策,哪怕列国已经在阻止移民,只要智氏一天将政策维持下去,无论列国怎么阻止,一定还是会有移民主动跑过来。
而智氏之所以只获得晋国其余家族四万多人口,原因在于只要有家族找上门来,能够证明某人确实是家族逃人,智氏就会进行遣返。
怎么证明谁是哪个家族的人?
只有奴隶会黥面,也就是烙上文字或图案,用来辨识归属。
普通黎庶身上可没有什么标记,用来证明他们原本属于哪个家族。
通常就是某个家族要趁移民没有安顿下来之前找到智氏这边,再让那些移民主动交代从哪里过来。
如果移民咬死不是某家族的人,或是本来就是智氏的人,没有任何证据之下,智氏介于可以交和不交之间。
虽然智氏实施新政策已经得罪了所有家族,仍旧不想吃相太难看,该妥协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妥协。
晋国内部的家族,不再出现大批逃人是在他们效仿智氏颁布相同的政策之后,要不然绝对是消停不下来。
这一次,智氏不止带动晋国内部进步,列国也有效仿智氏的家族。
晋国之外第一个效仿智氏的家族是田氏,结果却是不怎么美妙。
田氏在颁布政策之后,遭到了齐国公族的联合打压,不得不再一次取消相关政策。
所以,想要玩花样,真的需要有实力支撑,要不然便是政策再好,外部一有动静就要缩了。
国氏是齐国第二个效仿智氏的家族,随后高氏也进行效仿,带动齐国其他家族跟着求变,田氏可算继续跟上队伍了。
一个诸侯国只要有一个家族那么干,并且有实力不受外部威胁中断,其余家族只能选择跟上,要不然治下的人肯定要跑的。
在齐国搞出大动静之后,没有跟上的国家只剩下楚国、鲁国、吴国,其余不分大小强弱的诸侯国都效仿智氏颁布相同的政策。
所以,智宵一个举动起到的影响可谓极大。
楚国不效仿智氏,一跑就是十三万人,以后肯定还会有楚人陆陆续续逃到智氏治下。
为什么楚国不进行效仿?并非因为敌视晋国,敌视到看到政策的好或坏不跟随,原因在于楚国的统治阶层十分复杂。
当前正是楚国屈氏、景氏和昭氏全面崛起的时间节点,三个公族实力膨胀速度极快,能够与中枢实际抗衡。
屈氏、景氏和昭氏选择不紧跟时代步伐不会是第一次,楚国只要存在一天,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面就会是作为拖楚国后腿的存在。
鲁国不效仿的理由有许多,有他们不久前想要恢复井田制失败的原因,更大的掣肘是鲁国的多数土地乃是三桓名下。
三桓持有鲁国超过七成的土地,多数能够开发的土地已经是熟田,没有太多的荒地提供开荒。
吴国不效仿的原因太简单,他们已经在搞大动作,未来十年还想启动两个超级大工程。
吴君夫差与众臣讨论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需要集中劳动力在开掘运河以及在运河两岸筑城方面,着实不能搞其它的大动作了。
智宵知道列国一旦紧跟进步的步伐,智氏很难再从紧跟步伐的列国大批量地吸引来移民,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在那些没有紧跟步伐的诸侯国搞宣传。
“听闻此次大批楚人迁徙而来,有孔门功劳?”智宵将仲由召唤过来,问了这么一句话。
仲由等在智氏效力的门徒,他们一直跟在楚地的同门保有联系。
“这……”仲由的脸色在逐渐变得奇怪。
仲由的脸色不会诡异才是怪事。
怎么说呢?
孔丘听说楚君轸想招聘自己为官,屁颠屁颠地跑了过去,半途还被陈人以及蔡人围困,饿死了好多的弟子。
死了好多弟子的孔丘,后来听说楚君轸又不聘任自己为官,仍旧前往楚国暂时客居。
孔丘在楚国已经生活了几年,从抵达楚国到栖息下来,一直在受到楚国贵族的接济。
论起来的话,楚国除了没有给孔丘官职之外,一应待遇不说多么好,起码在生活物资上没有停止供应,比一些列国对待他们真的很好了。
自从被驱逐出鲁国之后,孔丘一众人在游历列国期间真的没有少受罪。
之前因为是鲁国贵族,并且担任着官职,哪怕列国不爽孔丘总是带上几百上千人武装游逛,心里只是不爽而已,真的没有干为难他们的事情。
当然了,哪怕同样是国家,有些国家真就拿几百、上千、两三千的武装人员没办法,相反要祈祷这些人可别闹什么幺蛾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