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26章 多事之秋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宗子信重范蠡?”辅果是特地过来参加誓师仪式的。

智宵微笑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智氏并不是没有能够统兵出征的族人,只是成熟起来的那一批人大多有各自的职责,抽调人手会变成拆东墙补西墙。

还有另外一个事实,智氏内部有能力独当一方的人暂时并不多,那是智跞这一代没有刻意培养,智申完全忽视了培养,智宵培养的人手则是没有成长起来。

范蠡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人,怎么可能让给智宵放着这么一个人不用呢?

只不过,智宵给范蠡安排了不少随扈,他们都是智氏的年轻人,不需要他们承担起多大的责任,主要是跟在范蠡身边进行学习。

辅果提醒道:“毕竟是外姓。”

智宵知道啊。

春秋讲究的是任人唯亲,明知道能力不足也会挂个主将的名头,实际的活让其他人去干。

“我之事业实大,需广纳诸方人才。”智宵很希望辅果等智氏内部的长辈敞开心胸。

辅果听得一愣,一小会之后说道:“虽如此,万般不敢予外姓实权,稍有不慎便是季孙氏故事。”

季孙氏什么故事?他们被自己的家臣阳虎搅得内外不宁,一度还差点被掀翻了。

发生在季孙氏的事件并非是春秋时代最出名的以下犯上,只是再次惊醒了其余家族。

最出名的以下犯上该是晋国卿位家族架空晋君,很直接让晋国步了周王室的后尘。

任何一个家族保证权柄不被窃取已经成了继承人的必修课,族人为了自己的特权也会时时刻刻进行提醒,暂时还没有演变成全面的排外。

因为晋国卿位家族篡权,看到这一个事实的各诸侯国,无一例外都加强公族的权柄与实力。

郑国的子产干得最狠,推广变法逼反非公族的贵族,搞出了“五族之乱”,只是“五族”之中有几家其实也是郑国公族,他们在子产变法中失去土地。

楚国也多次引发内乱消灭非公族封君,再将芈姓贵族广肆分封下去。

那么干的楚国,国力反倒比没有广肆分封芈姓贵族的时候更差,到现在也逐渐让国家被屈氏、景氏、昭氏所把控了。

齐国那边同样有相似的行动,使得国氏与高氏不断做大做强。

现如今,齐国的高氏和国氏却是被田氏耍得团团转,国家面临吴国迫切威胁的前提下,国氏与高氏却自己打了起来。

辅果就在提齐国发生内乱的事情。

齐国在一年多前国君薨逝,齐景公在死前召唤国夏、高张来见,吩咐两人扶持吕荼上位。

国夏便是当代的国氏之主。

高张乃是高氏之主。

吕荼是齐景公最小的儿子,并非是嫡长子。

问题就出在吕荼非嫡长子上面,并且几位兄长还在世。

春秋时代讲究的是立长,吕荼因为是非嫡长子继位的关系,上位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所有兄弟赶去“莱”地。

国夏和高张完成了齐景公的使命之后,认为已经不负齐景公的信任,事情办完就又接着斗。

田乞抓住机会干了一件大事,他纠集党羽发动了宫廷政变,直接杀掉国夏与高张不说,还将已经继位的新君吕荼进行放逐了。

现在齐国变成了田乞掌权。

田乞是在杀掉合作对象鲍牧之后,收买其余党羽继续进剿国氏与高氏才成功掌权,事态没有稳下来就亲自前往“莱”地,想从一众公子中寻觅便于控制的人继位。

发生在齐国的大事件,智宵比辅果更早得到消息。

辅果现在讲齐国的事情,主要就是提醒智宵一点,哪怕人心不可测,至少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外姓更加值得信赖。

然而,辅果不知道的是,田乞这一波的成功智氏……或者说智宵出力不小。

智宵并没有派人去协助田乞发动政变,贩售了一批军事物资,搭桥让田氏与范氏、中行氏成功牵线。

田氏获得的军事物资其实数量不是很多,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小,他们在宫廷政变中的精兵就是身穿智氏铁甲和手持智氏的铁质武器。

范吉射和中行寅逃到齐国已经有五六年之久,他们先辗转当时的鲜虞,后来才投奔齐国。

齐景公并没有特别优待范氏与中行氏的残余,甚至都没有分予土地,两个家族的残余属于寄人篱下状态。

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范氏与中行氏逃到齐国的总人数约有两万左右,一个个哪怕是失败者也是身经百战,站在田氏这一边算是比较大的助力了。

智宵根本不担心范氏或中行氏会不会重新崛起,反正两个家族很难再回到晋国,有野心也是有害于齐国。

因为田氏本身的体量限制,他们无法在短时间把持整个齐国,恰是需要盟友的时候,选择跟家族历史悠久且遗留不小影响力的范氏、中行氏合作,三方都能够因此受益。

而智宵很希望齐国变成田氏、范氏、中行氏的鼎立态势,说不定某天能鼓动他们将齐国给瓜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