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与楚国虽然陆陆续续打了将近两百年,互相之间却是有默契存在,尤其是在第二次“弭兵会盟”之后,特别保证了高层的沟通渠道。
智宵看着逐渐远去的魏侈背影,嘴角扯了扯算是在笑。
扩张状态中的魏氏不允许出现失败,免得入侵对象看到魏氏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增加抵抗意志来反抗魏氏的入侵。
随后,智宵来到智申处,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
智申听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你之意如何?”智申想了很久,开口时问这话。
智宵答曰:“魏氏乃是试探于我。”
智申有点不明白魏氏在试探什么。
魏氏不是无法承担撤军的代价,只是不想去承担而已。
说到底,今次与楚军交战乃是国战,晋国对外战争也不是总嬴,唯一的一次大败亏输发生在“邲之战(前597年)”期间,其余败了也没有经受不可承受的损员,或是政治领域上付出极大的代价。
之所以说“邲之战”大败亏输,并非晋国只是在军事上输给了楚国,原因是楚军第一次打到大河边上,干了“饮马大河”的壮举,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后续影响,也是楚国在争霸时期唯一的一次成功坐上霸主的宝座。
智宵本来还没有注意,看智申皱眉很久没有出声,才给反应过来,说道:“遑论此战如何,魏氏无力再攻郑国,扩张必将停滞。上军将求助于我,欲知我家会否与之相争之时退让。再则言,权衡是否与韩氏、赵氏合谋侵略卫国。”
原来那么复杂的吗?
只要说是牵扯到这种斗争,智申可就全明白了。
晋国的卿位家族历来就是合合斗斗,立场并非维持不变。
魏氏在一处碰壁,想着转向它处获利,进而考虑与韩氏、赵氏合作,显得非常正常。
“决不可退让!”智申做出了决断。
说晋国卿位家族欺软怕硬或许有点难听,但是大多数真就是这样。
智氏保持强硬或许能够镇住魏氏。
如果智氏作为晋国当前第一强大的家族,表现上面却是显得软弱,不止魏氏会产生本来没有的想法,韩氏和赵氏也一定会有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