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3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孩儿以为应在此处修建关隘,使秦地为我(智氏)根据之地,成不朽基业。”

智宵进行了不少介绍,大多是在介绍山川地理,再讲函谷关修成之后的好处。

关于修建函谷关一事,智宵其实已经向智申做过汇报。

今天再一次重提,主要是智宵意识到有必要加速将函谷关修建完成。

同时,智宵在进行一系列介绍的时候,透露出有必要的情况下,智氏可以舍弃一部分封地。

“若三家合攻于我,为何不占‘上党’之地,使之封地连成一片?”智申是当家之主,有义务和责任保住已经到手的封地,失去任何一块都算是罪过。

智宵沉默了一小会才答道:“若不舍弃该舍之地,便成处处破绽。”

或许智氏能够攻下韩氏的“上党”那些城池,那样却会陷入魏氏、韩氏、赵氏的夹击之下。

到时候,魏氏、韩氏和赵氏有太多可以进兵的路线能选,一定要让智氏陷入绝对的被动。

因此,智氏的封地有没有连成一片不是关键,真正该注意的是扛不扛得住。

现如今的智氏打不赢魏氏、韩氏和赵氏的联盟,做出合理取舍则是会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有可能以极小的代价逆推成功。

舍弃掉守不住或守住要付出极为惨重的地方,将拳头收回来握紧,完全是属于兵家常识。

这一次换智申陷入沉默,好一会才迟疑地问道:“三家果真攻我?”

智宵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原版历史上,智氏也是爬上了晋国第一强大家族的位置,随后遭到了赵氏和魏氏、韩氏的忌惮。

智瑶的选择是一边尝试稳固晋国的霸权,另一边逮住机会就薅赵氏、魏氏、韩氏的羊毛。

以为智瑶是出于贪婪才那么干吗?或许是有些贪婪,更多的是想削弱赵氏、魏氏、韩氏的实力,削弱到哪怕三个家族联合都无法对智氏造成威胁。

不能说智瑶聪明反被聪明误,纯粹就是自信过头,道德底线也比赵毋恤高了那么一点点,搞到最后玩脱了。

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最为强大的智氏在赵氏、魏氏、韩氏的围攻之下灭亡,智瑶的脑袋被赵毋恤制作成了酒杯。

良久之后,智宵才说道:“有备无患。”

智申认可地点了点头。

“修建函谷关本意用时三年。孩儿之意,增派二十万民夫,使之一年完工。”智宵说道。

智申脸颊抽搐了几下。

动用二十万人力去搞大工程,前面还没有人这么干过。

这种工程并非将人力集结到位就真的能够将事情办成,极度仰仗拥有统筹与调度能力的人。

智申自认办不到,还有点心疼物资的消耗。

只不过,智申已经听明白智宵想要表达的意思,函谷关的修建有重要意义,关乎到智氏能够经得起几次失败。

“如此一来,水利工程与攻秦……”智申说着低低叹了一声气,不再往下说了。

智宵说道:“水利工程一事,孩儿自有办法。”

智氏兴水利用的是家族劳动力以及物资,接下来需要太多人力投入到函谷关的修建,智宵打算用承包的方式动员修建水利工程可获利的群体。

哪一些群体?他们是已经前往开垦的人。

智宵会在地图上画格子,哪一片区域的人负责那一片,水利工程修建完毕之后,要么是免税几年,不然就是不免税给予工钱。

为什么不搞无偿劳动?因为现在没有这一套。

兴建水利工程是对有农田的人有利,但是智氏有进行收税。收税的一方出资搞好基层设施,不是应该的事情吗?

会进行收税,需要劳力也还让纳税人无偿劳动,要到家天下的历史阶段了。

智宵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智申,能够看出智申又在心疼要耗费多少财力。

“攻秦一事,孩儿以为不兴大兵亦可。”智宵才不会让秦国有喘息的机会。

现在的秦国面临双线作战,他们选择优先对付义渠,面对智氏的侵略采取守势与邦交途径尝试解决。

一旦让秦国解决义渠的威胁,智氏就将面对秦国与楚国的包夹,别说魏氏已经有其它想法这一条了。

智宵的打算是维持对秦国用兵,每一次出动一万五或两万的规模,反正就是让秦国无法全心全力对付义渠。

那样做,极可能会让秦国陷入持续疲软状态,每一年都在流血虚弱;另一个可能是秦国玩一次狠的,不顾其中的一路,选择只跟一路玩一场大型死磕。

智宵认为秦国做第二个选择的可能性更大,不顾一切爆兵来跟智氏打,玩的就是拼命一波流,赢了光复失地再获得的开垦成果,输了大不了就是选择向西迁徙。

类似的选择秦国在原版历史上做了一次,对手是魏国,结果五十万秦军被一阵暴打,当时的魏国要灭掉秦国会很轻易,结果魏国没有乘胜追击,改为掉头跟齐国过不去了。

智宵今天跟智申聊了很多,一些是智宵以前不会提起的话题,包括想私下操作范氏和中行氏在齐国乘势而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