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40章 获利颇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谁都知道楚国不会用谈的方式跟吴国解除争端,不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让智宵提出那个问题吗?

说白了,楚国不可能跟吴国谈,孙武不率军撤离,楚国仍旧受到晋军与吴军的双重威胁。

所以,楚国想劝晋军撤离,应不应该展现足够的诚意呢?

沈诸梁看到智宵满是揶揄的表情,可算是给反应了过来。

面对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沈诸梁在乎的是智宵有意撤军,只是楚国要付出足够的代价,便再次问道:“如何方肯撤军?”

那智宵可就提要求了。

首先,楚国从不缺粮,恰好智氏、魏氏、韩氏、赵氏处在缺粮状态,少不得敲诈一大批粮食。

然后,智宵决定为晋国争取另一个大福利,要求楚国释放屡次战争中俘虏的晋人。

提到这个的时候,子罕对智宵说道:“请晋卿吝惜于我(宋国)。”

楚国跟宋国比邻,双方大小摩擦不断,确实是俘获了双方不少人。

沈诸梁满脸不悦地看着子罕,说道:“我与晋卿相谈,与尔何干。”

智宵给出一个提议,说道:“楚宋互换,如何?”

沈诸梁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

那么,智宵继续提要求。

楚国是一个出产丰富的国家,有一个叫玳瑁的特产是中原列国都需要的。

与此同时,智宵还提出索要皮革的要求。

沈诸梁并没有全部答应下来。

粮食方面好说,楚国可以拿出足够的稻米,并且认为晋人根本就吃不惯,大概率是进行转卖。

俘虏方面?沈诸梁要的是三名晋人换一名楚人。

玳瑁好说。

皮革则是一张都没有。

双方的讨价还价进行了很久,期间魏驹多次担当白脸恐吓沈诸梁。

一直商谈了三天之久,可算是给谈妥了。

谈妥不代表智宵会马上率军撤离,要求楚国将一应谈妥的人或物资先送过来五成,拿到手才会离开。

这一点又让沈诸梁很气,觉得智宵很欠风度。

可是,楚国是一个陷入困境就会吼嗓子“我蛮夷也”的国家啊!

虽说楚国面临困境,毁诺的可能性不大,耐不住智宵认为该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