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赐很快就会在卫国和鲁国出任实职,成为首个在两国拥有实职的官员。
不出意外的话,不久后宋国也会聘任端木赐,到底是给一个虚衔,或是给一个实职,着实是不太好说了。
比较有可能的是,端木赐会同时在卫国、鲁国和宋国获得大夫的爵位,乃至于对外行使三个诸侯的邦交权,成为苏秦的老前辈。
端木赐成为苏秦的老前辈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端木赐还真就是首位代表多个诸侯国行事的人,并且以一人之身同时担任卫国和鲁国的执政,苏秦持六国相印是到战国时期的事情了。
卫蒯聩极其肯定地说道:“子贡再往求见,今次必得接见。”
端木赐听得一愣,要说什么的时候,一道清脆且悠长的钟声响起。
钟这种玩意,每一个权贵之家都有。
之所以有“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典故,特指范氏已经完蛋,连自家用来召集族人和家臣的钟都没有人看顾了。
事实上也是那样,一个家族的钟有人专门看顾,等外人可以随便动的那一天,除非是家族灭亡了。
钟声从它处传到大堂。
辅果从大门外走进来,走到主位的下方对众人行礼,邀请道:“礼仪已然就绪,请主位移步。”
小家族的加冠礼可以在大堂举行,大家族却是讲究了许多。
智宵的加冠仪式会在室外举行。
今天,智宵穿上了冕服,也就是诸侯穿的一套衣服。
众人来到室外的一处广场,到的时候能够看见智宵披头散发地屈膝跪坐在一张高台之上。
四周站立有智氏的黑甲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极其彰显智氏的武功。
有迎宾手持旗帜,他们亦是长相魁梧的伟丈夫,手中的气质在随风飘扬,发出猎猎作响。
还有另外一些人捧着礼器,他们看上去的年纪都不小,一副随时听候指令向前的样子。
“智氏并非提及由谁加冠?”韩不信曾经以为会是晋君午,后来确认不是。
难道儿子举行加冠礼,不是由父亲来进行加冠的吗?还真就不是。
智宵举行加冠礼,实际负责各种事项的人是辅果这位叔叔,名义上的总负责人则是智申这位父亲。
作为父亲,智申等一下会为智宵梳头束发,为智宵加冠的却不是智申了。
按照习俗,有人举行加冠礼,会特地邀请一位贵宾。这位贵宾属于指定,他将为加冠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春秋战国时代的加冠礼还不是那么复杂,到了两汉的时期,前面的礼仪程序不变,多了一个展现射艺的环节;一直到两宋时期,射箭的环节被取消,改为朗诵经义的某一篇。
两汉是尚武的时代,周岁都有长辈拉着幼儿的手做出向四方射箭的礼仪环节,还是不分平民或权贵都有这套礼仪。而这套礼仪从西汉开始,一直流传到五代十国,一样是到北宋时期断绝了。
观礼众人看着智申为智宵梳头束发,类似的流程在每一个家族的加冠礼都能够看到,他们好奇的是由谁来给智宵加冠。
束发完毕的智宵仍旧保持屈膝跪坐的姿势,只是身躯转向了左面。
有一个人的出现让大部分人感到陌生,他叫单纲,身份是单国之主,爵位是公爵。
认识单纲的人诧异在于,单国之主历来是代表周天子与晋国进行各种外交,不出现也就没有出现,一出现肯定就有大事发生。
韩不信和韩庚不止感到诧异,还有一种被横取豪夺的心态。
怎么回事呢?晋国负责跟周王室联络的家族正是韩氏,以规则其余家族不能越线。
单纲无论是来之前或是来之后,韩氏父子都没有听说相关的消息,不得不怀疑智氏到底想干什么,比如夺取韩氏对周王室的邦交权力。
原先不知道单纲是谁的人,他们从其余人那里了解到单纲的身份,纳闷怎么会是单纲来给智宵加冠。
“周天子已……,智氏为何抢夺邦交之权?”韩不信是真的没有搞懂。
韩庚心里也不舒服,嘴上却说道:“使君上加冠,智氏将为我(韩氏)、魏氏、赵氏猜忌。他人加冠不显慎重,请天子派使者给予加冠,位阶正当合适。”
话是那么说,韩氏父子心里该不爽还是不爽,并且必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祖,宵有言,两家若欲成事,需单公鼎力相助。”魏驹极力压低声音,看着魏侈来判断到底听清楚了没有。
魏侈微笑颔首,眼神却是多有闪烁。
台上,加冠正在进行。
台下,沉默了一小会的魏侈左盼右顾之后,才说道:“驹不可甘于人后,需步步紧随智宵啊。”
当下的情况是,只有获得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的爵位才有建立封国的资格,不过周天子已经非常久没有对谁封爵了。
历代周天子对爵位的赏赐都很看重,不轻易赏赐爵位,同时面对诸侯请求提爵也是一一拒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