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纵横家的那味了。”智宵门清,心里玩味,表面上装出不以为然的模样。
文种为了增加说服性,仔细了来讲吴国挖掘运河带起的效应,包括晋国的小弟宋国在跟吴国暗通款曲,鲁国公开站队吴国,表明晋国的霸权已经发生实际动摇。
讲了确实已经在发生的事情,不免要描绘未来。
文种描绘的那个未来,吴国将运河挖掘成功,取得了中原的桥头堡,晋国在与吴国争霸过程中管不上楚国,诸夏大地演变成为晋国、吴国、楚国的三国争霸。
“确实有演变成多方争霸的可能性,只是到时候晋国已经不复存在了。”智宵承认文种对可能实现局势的前瞻性,只是文种的目的太强了。
所有的危言耸听都是建立在有事实依据之下,只不过会在描述过程中利用话术进行夸张化。
智宵并不介意未来诸夏大地多强并立,相反很乐意见到那种局面。
一旦多强并立,代表着互相之间的竞争会异常激烈,位处西边一隅的智氏有坐视风云跌宕的机会,也能学欧洲搅屎棍玩操控流,时机合适了再东出一举扫平天下。
智宵又很清楚一点,吴国天生存在太多缺陷,哪怕勾践没有抓住机会一举灭之,吴国的强盛最终也只是会昙花一现,不足以长期跟其他强国竞争。
将能讲的话绕了一圈的文种观察出一点,能够看出智宵真的对东南一隅发生的事情兴趣不大,迟迟找不到机会讲出谋求晋国援助的话头。
一天的时间接触完毕,文种回到下榻之所复盘了一天的交流过程,只得出智宵不在乎吴国、越国、楚国这三个南边国家的恩怨情仇。
“晋国其余的卿大夫,他们会跟智宵是相同的态度吗?”文种觉得要是那样,越国想推翻吴国这座大山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