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61章 智氏要造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实而言,赵毋恤从头到尾还真都不赞成与智氏联姻,只是赵氏还轮不到赵毋恤来做主。

只不过,智氏与赵氏的联姻,其实对处在弱势一方的赵氏的好处更多,比如说哪一天两个家族展开生死之战,起码有因为联姻的关系在,胜利者不会对落败者赶尽杀绝。

在赶尽杀绝这项操作上,赵氏的赵盾先后对狐氏和先氏各干了一次,狐氏一些族人见机得快跑了一些,先氏则是被赵氏伙同其余卿位家族屠灭了。

天下间,谁不知道晋国卿位家族的斗争是多么的血淋淋,一个不慎不止家族核心成员要死,连带有血亲关系的族人都要遭殃?

那么,智宵感觉会有危险,做再多的准备都不为过,尤其是对家风有污点的赵氏进行防备。

赵鞅能说什么,只能轻飘飘那么一句“何至于斯”来责备智宵,再对世人那么看待赵氏发表嘲弄。

尽管智宵亲自来到赵氏府宅,办三书六礼程序的人依旧是以程集挂名,真正的操办者却是寒武这位家臣。

赵鞅看了程集几眼,视线转到智宵身上,问道:“程集去职,智氏以何人担当阍卫?”

智宵笑着说道:“单凭君上之意。”

也就是,智宵代表智氏表态,谁爱当那个阍卫就去抢,老智家不跟晋君午玩小打小闹了。

赵鞅以及众多赵氏之人听得一个愣神。

卿位家族为什么要抢阍卫这个职位?不就是能够正大光明地把控宫城,掌握一国之君的一举一动,必要的时候隔绝其余人与国君的联系吗?

在这个讲究名分的时代,别看一国之君再怎么无权无势,只要一天坐在国君的宝座上,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是极大,例如有人有心干点什么,一国之君开口发布命令,干起来就是师出有名。

拿智氏把控宫城来说,要是能够说服或强迫晋君午下令铲除赵氏,哪怕智氏真的干了,因为是执行一国之君的命令,其余家族会对要不要插手心生迟疑,无论有没有抵抗的赵氏都会是乱臣贼子。

赵鞅之所以愣神,主要是搞不懂智氏为什么要放弃把控宫城。

在赵鞅看来,智氏不应该那么做,一旦做了就是将主动权交给他人。

赵毋恤着实忍不住,假借给赵鞅添加烫水的时候,悄声说道:“智氏反意已显。”

什么?智氏要造反!?

以时代而言,造反什么的,不是没有权贵干过,前人这么干又成功的只有成汤以及姬发。

周王朝实行分封之后,周王室内部的权力更替不提,各诸侯国也有人干过造反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只有晋国的“曲沃代翼”这一次,其余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话说,智氏要造反的话,不是更应该把控宫城吗?

赵鞅却是听懂了赵毋恤想表达的意思。

智氏这是要拿阍卫一职钓鱼,看看谁敢抢智氏的蛋糕,再干扫平障碍的操作。

这件事情当前场合不适合细谈,赵鞅也就扫了赵毋恤一眼,示意赵毋恤回去自己的位置。

干造反事业?在晋国内部,不管是历史被改变的版本,还是历史没有被改变的版本,第一个有心思又早在准备的家族便是赵氏。

而赵氏心生这种想法的不是谁,正是当代的赵氏之主赵鞅!

当然了,赵鞅不是想在自己这一代干取而代之的事业,一生努力就是给接班人打下基础,后面的赵毋恤也没有生前造反,将事业留给了赵伯鲁的那一支子孙。

因此,造反这种操作,赵氏足足经营了四代人,后面联合魏氏和韩氏将事情给干成了。

赵鞅心情苦楚,万分懊恼以及羡慕地想道:“智宵怎么不是我的儿子呢?!”

随后,一阵“哈哈哈”大笑突兀出现。

发出笑声的正是赵鞅本人。

“智氏有宵,乃是苍天喜爱。”赵鞅讲得是真心话。

智宵才不知道赵鞅的心理活动,看到赵鞅一脸真诚,一时间却是尬住了。

当前,看出智氏可能造反的人绝对有,他们却是一个都没有将察觉到的端倪进行宣扬。

怎么地?说智氏要造反,可是智氏还没有真正地干,做的事情也是一个晋国卿位家族该做的事情,完全是一种既定习俗或刻意形成的规则。

如果说智氏要造反,不等于直接说晋国的卿位家族都想造反,一旦所有卿位家族都是一丘之貉,提溜出其中一个卿位家族,势必要让所有卿位家族全部行动起来,不是小嘴一张让晋国给亡了吗?

人当然有傻子,身为权贵则是傻子在春秋时代的机率极低,原因是权贵真的傻早被人干掉了。

之前,赵鞅身处其中,委实没有往智氏也在准备造反的事情想清楚,算是一种当局者迷。

现在,赵鞅猛然间得到赵毋恤的提醒,脑子里极短时间内电闪雷鸣,结合以往的很多事迹以及智氏正在干的事业,得出智氏确实是要造反的十成十把握。

那么,赵鞅觉得自己有必要调整一下思维,不能够再用卿位家族斗争的模式来看待与智氏的针锋相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