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552章 函谷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了,到西汉年间之后,当时的“函谷关”又变更了一个位置。

另外,其实“函谷关”这个名字被多个关隘用过。

智氏修建关隘之前,哪怕是关隘修成之后,首个“函谷关”其实是在周王室境内,位于尹氏封地之内。

老子西出函谷关,走的就是尹氏的那一个,才有老子赠书尹喜的事情发生。

所以,智氏将自家的关隘命名为“函谷关”之后,当世也就有两个叫“函谷关”的关隘同时存在。

这种事情在当代很常见,后世史学家就是在地图的标名加上①、②符号,以示落成的先后顺序。

历史上,周王室在河南中北部修了“函谷关(周关)”,秦国也在河南西部修了“函谷关(秦关)”,后面西汉在河南东部又修了“函谷关(汉关)”,更后面的曹魏在西汉旧址东面五公里左右还是修建“函谷关(魏关)”。

不管是什么年代的“函谷关”落成,它还真的每一次都发挥出了自己极大的作用。

周王室依靠“函谷关①”阻挡各种戎和狄,成功让自己的政权延续了下去。

秦国依靠“函谷关②”一次又一次让关东联军折戟沉沙,才有了后来的横扫八荒六合。

西汉则是用“函谷关③”与山东腐朽势力隔绝,有更多的余力打文化战,再后来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跟匈奴一再决战。

曹魏期间的“函谷关④”不止是用来防备蜀汉,也阻挡了各种羌的袭扰。

这也就难怪修筑关隘的地点一直在变,关隘名字却被继承了下去了。

说到老子,原历史上的今年就是他西出的年份,只是不知道历史被智宵改变之后,老子还会不会西出?

至于《德道经》这一着作?智氏已经拿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