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 > 第966章 锂电巨头!绝不认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6章 锂电巨头!绝不认怂!

而马什克的遭遇,不由让曾琉敏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奇遇。

他出身农村,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要改变全家贫穷的生活。

命运也并没有辜负他的努力。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家乡最好的中学。

之后又以全校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天海交通大学。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一家国营企业,感觉没什么前途就毅然决然辞职南下,进入了一家隶属于樱花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子公司。

在那里,他继续勤学苦读、刻苦钻研,不仅读研获得了电子与信息工程的硕士学位,在职期间多次前往多个工业强国学习考察,让他成为了电池技术领域的专家。

在职期间,他还遇到了两位贵人,三人敏锐察觉到,未来电子产品必将火爆畅销,那么体积小、密度高的锂电池,必然会大受市场欢迎,干脆便一起辞职创业。

创业之后,公司斥巨资从米利引进聚合物锂电池专利,曾琉敏带领团队,攻克了电池多次充电后就鼓气变形的世界级难题,并实现电池的量产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公司生产的锂电池,性能好、质量稳,因而被徐雷选中,飞宇电子科技的电池供应商之一,伴随着徐雷各种电子产品的火爆畅销,曾琉敏的公司也实力大涨。

趁着龙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德宁新能源科技公司,不再局限于只为电子产品提供电池,开始攻关研究汽车动力电池,很快便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成为了行业领军企业。

所以……

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身家上百亿的曾琉敏,早就意识到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想要成功不仅要靠技术实力,更要吃到时代红利,二者缺一不可,否则难以一飞冲天。

因而马什克想要尽快让纯电动轿跑量产上市,想要让特斯达汽车发展壮大,很明显就不能继续留在米利,应该大胆的来到龙国投资建厂,依靠龙国的产业链生产电动汽车。

当然。

这样的想法,曾琉敏当然不可能立马找人告诉马什克。

双方都还没有开始合作,自己哪能去指点马什克应该怎么做。

不过,曾琉敏对自己的电池很有信心。

他相信,只要马什克带人来公司参观考察。

亲眼目睹了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商实力。

亲眼见识了公司三元锂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

那么马什克就必然会下单采购,让米利的特斯达汽车,使用龙国制造的电池。

至于马什克提出要见徐少……

曾琉敏显然不会答应。

特斯达公司的第一款车,都还没有量产上市,更没有火爆畅销。

就算真要采购公司的电池,估计也只是小批量采购几套回去做测试。

等一系列测试完成,确定要量产,他们才会一边建工厂,一边下订单。

但订单数额也并不会太多,不会一上来就要买几万乃至几十万套。

他们售价不菲的纯电动轿跑,到底能卖多少辆,估计连马什克自己都不知道。

即便先采购两万套试试水,每套价格两万米元,那么合同金额也才四亿米元。

区区四亿米元的生意,有必要让徐少亲自出面吗?

即便真要徐少出面,也显然要等双方对接完毕,确定要批量采购。

否则。

早早就让徐少出面,万一马什克考察完后,买了几套回去,经过测试却突然又不想用呢?

毕竟如今的龙国,电池企业又不是只有德宁新能源一家,还有很多企业实力都相当不错。

尤其是创立时间并不算晚,在研发方面投入力度也很大的比亚尼。

这家原本就是造电池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业务范围相当广,既有电子产品代加工,也有整车的研发制造。

他们自己就在研制生产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和电控方面更是投入巨大,而磷酸铁锂电池,也已经成果不小。

除了比亚尼,还有大大小小十几家,专做电池的企业,他们这些年在大量资本的支持下,源源不断的招募人才投入研究,实力也不差。

这些企业,如今都在天海国际车展上,展销推广各自的最新产品。

马什克能逛到自家的展位,又岂能不会去其他家看看?

即便来了自家公司实地考察,也并不代表他不会去其他家考察。

甚至就算买了几套电池回去测试,他也极有可能会多买几套其他家的。

年纪轻轻就能成亿万富翁的,脑子怎么可能会很笨?

必然会货比三家,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才最终决定用哪一家的电池。

因此。

曾琉敏短暂思索之后,便决定‘淡然应对’。

就当马什克等人来公司,只是一次普通的合作考察。

即便谈成了,也只是一次简单的商业合作。

没必要过于惊喜,也不必抱有太大希望。

“行了,不管马什克他们,最终会不会跟我们合作,咱们都抱着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