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才根:“我没这样以为,我的意思是说咱们开工厂可以,但是咱们就不能做点别的吗?那么多零食呢,什么糖果呀,汽水呀,话梅啊之类的,非得要做这个辣条吗?”

李玉慧:“你不懂,做生意成本最重要,咱得控制成本,你说做汽水,那至少还要有一个罐装设备,你知道一套灌装设备多少钱吗?”

林才根摇摇头:“不知道。”

李玉慧:“我也不知道多少钱,但肯定不便宜,但是做辣条就不一样了,上回我们看到唐建明他厂子里面那几个,村里面的老妇女连手套都没带,就这样从大角桶里抓一把辣条放在袋子里,再把袋子往塑封机上一滚,一包辣条就做好了,多方便呀,哪用找什么灌装设备呀,只需要一台塑封机就可以了,塑封机才多少钱一台便宜懂吗?”

林才根:“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李玉慧:“做话梅那就更不靠谱了,话梅得靠晒,这是靠天吃饭的,天气好太阳大还行,那要是连着下两个礼拜的雨,这画面还晒不晒了?这生意还做不做了?至于糖果什么的,成本都太大了。”

林才根:“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李玉慧:“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做辣条好,这玩意儿它成本低,它的原材料就是一些豆制品,还有辣椒还有油,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都是些便宜货,几分钱的成本,制作出来之后能卖几毛?利润不知道百分之几百,这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你说请几个老妇女花掉多少钱?咱们村子里那么多女的,个个都闲在家里面,个个都想赚钱的不得了,可工厂不收她们呀,年轻人都收不完,谁要老妇女啊,我到时候场子这么一开,就收几个手脚勤快的说话好听的,对我李玉慧客客气气的,让他们来咱们工厂工作,随便给他们开一份小工资,哪怕一个月20块30块,他们肯定也都乐得屁颠屁颠的,都排着队的巴结我要进我的厂子。”

林才根:“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李玉慧:“再说了,你退一万步说,那唐建明是什么人,那可是沾上了毛比猴子还精的人,他做了一辈子的村长,肚子里的花花肠子比咱们多的多,你想啊,他当年开工厂的时候为什么不做汽水?为什么不做糖果?为什么不做话梅?偏偏要做这个辣条呢?他肯定是调研过的呀,他调研了一圈,发现做辣条才是最挣钱的,于是他就做了辣条,你说是不是?如果说做糖果更挣钱,他当初肯定就做糖果了,你说对不对?”

林才根:“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李玉慧:“嘿,林才根,除了这句话你是不会说别的话了,是不是说来说去这几句话什么叫理是这么个理儿,既然理是这么个理儿,那咱们就该这么干。”

林才根:“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李玉慧:“嘿,你还没完呢?”

林才根:“哎呀,我这不是嘴巴笨吗?我就是觉得你讲的挺有道理的,玉慧,还是那句话,我听你的,那行吧,就像你说的,这辣条厂也不是他唐建明发明的,全中国有成千上万家辣条厂了,也不差咱这一家,做就做了,怕个球啊,你都不怕,我一个大老爷们更加不怕了。”

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开始呢?这工厂至少得有个厂房吧,还有设备,就算再少那也要有一些设备啊,还有原材料,从哪里进呢?这不都是,问题吗?哎哟喂,我这脑袋瓜子我想不了那么多问题,我一想到这么多问题,我脑袋都快炸了。”

李玉慧:“你呀,真是个猪脑子,放心吧,我最近这一两个月,脑袋瓜子没闲着,一直在干这件事情,这些事情我都已经捋得很顺了,听我的没错,第1步,咱们要跟村里打个招呼,在村里不管你要办厂子还是,开鱼塘,养鸡场,都是要跟村委会打招呼的。”

林才根:“对对对,说的对,是该这么办。”

李玉慧:“而且我还看中了村里,去年刚建起来的那一排空厂房,去年县里面不是说村里也要大力发展,经济浪潮嘛,给了每个村1000平方的指标,让每个村挑村里的空地,盖上1000平方的工厂房,万一有村民需要使用的,就可以直接问村里租借,这样也降低了大伙创业做生意的门槛。”

林才根:“对对对,是有这么一回事,咱们村那1000平方的厂房自从建成之后,就老杜家借了100个平方,开了个小服装厂,其他的都还空在那边呢,给厂房照的挺正气的,门是门窗是窗的。”

李玉慧:“废话,能不正气吗?那厂房都是政府统一给的图纸,每个村都得建成那样,这不就等于给了我们现成的厂房了吗?只需要付租金就可以了,用不着我们吭哧瘪肚的盖房子了,盖房子有多累你也是知道的。”

林才根:“对对对,盖房子实在是太累心了,我盖完自己家这一套,我人都快虚脱了,有现成的咱就用现成的,好好好,那这么说咱们厂房就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