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村民:“唉呦玉慧呀,你真是越来越有威望了,就这唐建明谁不知道他脾气臭啊,你居然敢跟他挺着胸膛说话,而且还把他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我看他刚才气的血都要吐出来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就是啊,你现在真的是像个大厂长,你刚才那气势别提有多厉害了,真该拿个照相机拍下来,你简直就是女中豪杰呀。”

“玉慧,看把那唐建明气的,妈的,他唐建明不就比我们早开三四年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管天管地还管得了别人开什么厂子?”

“就是,多管闲事,多吃屁,也不知道他当初开工厂那些钱是怎么来的,就该好好查查他,说不定那些钱是他做村支书贪污来的呢,不像咱们玉慧开工厂的钱,光明正大是儿子孝敬的,玉慧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李玉慧被大伙的买马屁拍的飘飘欲仙,又站回方凳上大声说道:

“好了好了,我们别让唐建明坏了咱们的好事儿,咱们继续说这个招工的事儿。”

李玉慧在享受了成千上万声马屁声之后,终于定下来了12个女工,

被李玉慧点到的妇女们开心的就跟中大奖一样,没轮到的只好拍大腿。

李玉慧:“好了好了,没轮到的呢,也别灰心,等我这个工厂扩大之后,我一定还会招更多的人,到时候,我一定会优先今天来报名的人,待会儿先回去,就等我李玉慧工厂好好发展吧。”

李玉慧有了厂房,买了设备招好的工人。

最后一步就是原材料了。

这一步也容易,他早就已经打听过了,唐建明用的就是本村粮仓里的小麦,大豆和辣椒。

那他也依葫芦画瓢,也这么干。

三河村的粮仓里什么都有。

自从包产到户之后,村民们种地的热情无比高涨。

果然如林向前说的那样,每个人为自己种地之后。

每天天都不需要人打铃,天不亮就去下地干活了。

所以大伙每年都能够收到很多粮食。

这这么多粮食,光靠家里那几张嘴巴也吃不完。

所以国家也给了政策,每个村的粮仓可以按照市场定价,收购村民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粮食。

不管是小麦,大麦,大米,玉米,黄豆,绿豆,蚕豆,棉花,菜籽等等。

只要是地里面长的,粮仓都能通通收购。

粮仓可以作为储备粮仓,如果粮仓里堆不下的也可以,加上10%的利润,卖给国家。

这个利润就当做村里面的储备资金。

所以现在每个村里面的粮仓都是堆的满满当当。

就是有一点。

三河村粮站的站长是白山峰,白山峰是白福堂的侄子。

当年白福堂得势的时候,自家的亲戚都被他安排干了这些美差。

李玉慧家和白家早就已经撕破脸皮,这一点全村皆知。

李玉慧和林才根两个人决定去三河村粮站,找白山峰谈买粮食的事儿。

林才根一脸担心道:

“玉慧,你说这个白山峰会愿意把东西卖给我们吗?”

李玉慧:“我哪知道?这不去了就知道了吗?”

林才根:“他可是白福堂的侄子,我们和白家现在搞得这么难看,简直就成了冤家对头,万一一会儿他一脚把我们踹出来,这可咋整?”

李玉慧:“这有什么咋整的?他要是不卖给我们,怎么着?死了张屠户我只能吃带毛猪了,他要是不卖我们就去别的地方买,这年头什么东西是有钱不能解决的。”

林才根:“理是这么个理,只不过用本村的粮食,这不方便吗?直接从粮仓拉过来,连拖拉机都不用,小三轮就够了。”

李玉慧:“我知道,所以我才去找白山峰啊,这个白山峰他要是拎得清的,他就该和我李玉慧做生意,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白福堂的确是八面威风,可现在不一样,那姓白的王八蛋坐大牢去了,白家早就垮了,他的靠山没了,他现在应该和我站在一条线上。”

林才根:“但愿如此,就怕他油盐不进。”

李玉慧:“你呀,前怕狼后怕虎的,这也怕那也怕,赚钱怕不怕?”

林才根:“赚钱当然不怕,赚钱是好事儿啊。”

李玉慧:“那不就行了,什么事都得干了才知道,咱们现在就去梁站找白山峰,他要愿意的,那咱就付定金,大家不愿意,我们调转枪头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一个小小粮站站长吗?在以前那倒也算是个小官儿,不用下地也能挣工分,现在就这破粮站站长,请我李玉慧干,我都不稀罕,谁他妈要干呢?一年也就一点点津贴。”

林才根:“对对对,说的没错,但愿这小子是个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现在发财的大风飘到咱们家了。”

李玉慧:“走吧走吧,你多带上两包好烟。”

林才根:“带了带了,我4个口袋揣着4包中华呢。”

林才根:“玉慧,我还看到你刚才准备了个红包呢,这是给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