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紫府东藏 > 第246章 初心未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一大早,洛河塘前院的营生还要比往日更加火热,熙熙攘攘的人流就如同是蚂蚁在搬家似的,好不拥挤与热闹。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间商行既已改头换面,成为皇商,那么毋庸置疑,就连当今朝廷也是对其诚信表示认可的,今后无论再购买任何货物,自然也就让人更放心。

此外,排队等候在后院的人也不在少数,除了饱受磨难、急需救助的苦主之外,还有前来应聘伙计的修真子弟和江湖散修,人气爆棚的火热场面,与前院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尤其就在昨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都听说了同一则惊天传闻,连当地鬼王‘苏万海’都被藏匿在洛河塘幕后的绝世强者给灭杀,就这底气和魄力,还真不是一般势力能与之抗衡的。

“阿婆呀,这间善堂里的布置好像改动很大呀!”

“是啊,想不到一夜过后,竟又多出了四尊神龛,而且连各自堂营都表起来了。”

“快看快看,这一尊应该就是狐家老仙儿吧,据说狐仙儿可是最灵验的,今天我就给他上炷香吧。”

“孩子,切不可妄自评断仙家之间的本事,你只管看谁有眼缘,便去默默地拜他便是。”

“哦,知道啦,阿婆。”

一位老妇人领着自家外孙女来到善堂四下观赏了一番后,那小女孩便是当先选定了狐堂神龛,虔诚地顶礼膜拜起来。

而那位老妇人则是选定了灰堂神龛敬上香火,双手合十于胸前,跪在蒲团上絮叨起来。

然则,这一老一小在神龛前的发愿,却和很多人都几近相同,竟都是在‘求雨’。

一直以来,受当地环境气候影响,象城百姓的庄稼收成始终都不理想,甚至连平日里的口粮都要从外城去收购,亦或是从当地粮商手中去购买,长此以往,百姓们的日子自然是越过越穷。

倒也并非他们不肯付出勤劳去耕种,实在是这象城一地太过缺少水源,饶是每逢时节播种下种子,往往也都会因缺水而导致颗粒无收,若非经常有商队往来此地倒买倒卖粮食,只怕这城里的百姓早就要闹饥荒了吧。

而就在今年,城中又闹过一段时间的匪患,这就不禁更让很多贫穷百姓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人一旦没了希望,那又同飞禽走兽有何区别?

况且,要是连果腹都成了问题,恐还不如飞禽走兽过得好吧。

人们之所以会自发的来此发愿求雨,一来是因为这间善堂很灵验,不说凡事有求必应也差不多。二来,其实也是想要通过这家皇商将当地百姓的疾苦转达给当今朝廷,让朝廷来想办法,为当地解决水源问题。

“哎!这又是什么年景啊,不是闹匪患,就是闹旱灾,还给不给百姓留条活路了。”

“可不咋滴,要不是洛河塘这家商行愿意为百姓赊米赊粮,我们这些百姓的日子可又怎么过得下去啊。”

“各位仙家都开开眼吧,你们不都是传说中救苦救难的老仙儿么,现下正值末角之年,你们就大发慈悲帮帮百姓们渡过难关吧。”

“是啊是啊,求各位老仙儿大发慈悲,帮帮我们这些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吧。”

霎时之间,也不知是谁带的头,一声声悲凉的诉苦与恳求在整座善堂内传扬开来,听起来是那样的扎心,令得越来越多的人都受到感染,渐渐地,甚至就连前院的人都引起共鸣,纷纷跑到后院来虔诚发愿。

姑且不论这家皇商能否做到‘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难’,最起码总要让人家知道,百姓的心声是什么,不是么?

此情此景,确实是让得所见所闻之人心里都很不好受。

尽管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修真子弟和胸怀壮志的江湖散修,平日里根本不会为了一口吃喝而去犯愁,但在当下,不禁也都很真切地感受到了贫苦百姓的不容易,以至于在同情心的作祟下,都想要去帮一帮这些百姓,但一时间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这时,有两道少年身影从后院一间偏房里走出,其中一少年冲着另一少年点头示意,后者回屋取出一把弓箭,拉满弓弦,将一支箭矢射向了天际。

轰!噼里啪啦……

这正是一支经过特殊工艺改良后的穿云箭,通常也都是各大佣兵团在追随金主探险途中必备之物,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向队友发出联络、示警或求救的信号。

但在今天,它所代表的意义却是集结。

是的,就是集结。

当百姓遇到疾苦时,洛河塘的所有伙计们都有义务为百姓分忧解难。

当百姓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时,洛河塘的所有伙计们也都将会化身为义士,与这无情的老天去争上一争。

而这,便正是洛河塘创立的初衷,也是杨洛跟赵山河一直都未曾改变过的初心。

如今,洛河塘的底蕴已然今非昔比,不说可与一方修真宗门堪比,最起码要强过很多修真家族是毋庸置疑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